在国际贸易和工程承包等商业活动中,为降低交易风险,保障合同顺利履行,担保方式被广泛应用。其中,银行保函因其具有独立性、抽象性等特点,深受交易双方的青睐。在众多银行保函种类中,差额保函和履约保函是两种较为常见的类型,它们在保障范围、适用场景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
一、履约保函
履约保函(Performance Bond)是指由银行或担保公司出具的,担保申请人(通常为合同的卖方或承包商)履行与受益人(通常为合同的买方或业主)签订的合同约定义务的书面保证文件。如果申请人未能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导致受益人遭受损失,受益人有权凭保函向担保行索赔,要求担保行在保函金额内进行赔偿。
履约保函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它可以有效约束申请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避免违约行为的发生。同时,即使申请人出现违约行为,受益人也可以通过索赔的方式获得经济补偿,降低交易风险。
二、差额保函
差额保函(Difference Guarantee)是指由银行或担保公司出具的,担保申请人履行与受益人签订的合同约定,在特定情况下支付差额款项的书面保证文件。与履约保函不同的是,差额保函并非担保合同的全部义务,而是针对合同中可能出现的特定差异进行担保。
举例说明,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约定A公司向B公司提供1000吨小麦,合同总价款为100万美元。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双方约定以签订合同时的市场价格为基准价格,如果交货时的市场价格高于基准价格,则B公司需要向A公司支付差价部分。为保障A公司的利益,B公司可以向银行申请开具一份差额保函,担保在交货时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基准价格,B公司将按约支付差价。
差额保函的适用场景主要包括:
价格波动风险较大的商品交易,例如原油、矿产、农产品等; 合同履行周期较长的项目,例如工程承包、设备制造等; 其他需要对特定差异进行担保的交易。三、差额保函与履约保函的区别
差额保函与履约保函虽然都属于银行保函的范畴,但在担保范围、适用场景、担保风险等方面存在以下区别:
方面 履约保函 差额保函 担保范围 担保申请人履行合同的全部义务 担保申请人支付合同约定的特定差额款项 适用场景 广泛适用于各类国际贸易和工程承包合同 主要适用于价格波动风险较大的商品交易、合同履行周期较长的项目等特定交易 担保风险 担保申请人违反合同约定的风险 担保申请人不支付合同约定差额款项的风险四、结语
差额保函和履约保函都是国际贸易和工程承包中常用的担保方式,它们在保障交易安全、维护交易双方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操作中,交易双方应根据具体的交易内容和风险情况,选择合适的担保方式,并与银行或担保公司充分沟通,以确保担保条款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风险,促进交易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