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障项目顺利进行:履约保函通过约束承包商按合同约定执行项目,有效降低了项目延期、质量不合格等风险,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2)维护业主合法权益:当承包商出现违约行为时,业主可以直接向担保机构索赔,避免了与承包商之间漫长的诉讼过程,有效维护了业主合法权益。
(3)提高项目融资成功率:履约保函可以增强金融机构对项目的信心,提高项目融资的成功率。
(1)履约保函:涵盖承包商在合同中约定的所有义务,是最常见的一种履约保函。
(2)付款保函:保证承包商按时支付分包商、材料供应商等款项,避免因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停滞。
(3)预付款保函:保证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使用业主支付的预付款,防止挪用或其他违规行为。
(1)业主与承包商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2)承包商向担保机构提出申请,提交相关资料。
(3)担保机构对承包商进行审核,评估其履约能力。
(4)担保机构出具履约保函,并向业主收取保费。
(5)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承包商违约,业主可向担保机构提出索赔。
(1)保证招标活动的严肃性:投标保函可以有效防止投标人随意撤回投标文件或中标后拒绝签约等行为,保证了招标活动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2)保护招标人的合法权益:当投标人违反投标承诺时,招标人可以通过没收投标保函来弥补自身的损失。
(3)提高投标文件的可信度:投标保函可以增强招标人对投标文件的信任度,提高中标的可能性。
(1)银行保函:由银行出具的,承诺在投标人违约时向招标人支付一定金额的书面保证。
(2)担保公司保函:由担保公司出具的,与银行保函类似的书面保证。
(3)保证金:投标人直接向招标人缴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在履行承诺后返还。
(1)招标文件明确投标保函的要求,包括金额、有效期、开立机构等。
(2)投标人选择保函开立机构,提交申请并缴纳相应费用。
(3)保函开立机构对投标人进行审核,评估其资信状况。
(4)保函开立机构出具投标保函,投标人将其作为投标文件的一部分提交给招标人。
(5)招标结束后,中标人签订合同并提交履约保函,投标保函自动失效。未中标人的投标保函在一定期限后退还。
| 区别 | 投标保函 | 履约保函 | |---|---|---| | 保障对象 | 招标人 | 业主 | | 保障内容 | 投标人在投标有效期内和中标后不违约 | 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履行合同 | | 生效时间 | 投标截止时间 | 合同签订后 | | 失效时间 | 中标人提交履约保函或未中标人退还 | 项目完工并验收合格 | | 保证金额 | 招标项目总价的2%-5% | 合同总价的1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