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诉讼过程中,申请财产保全是保障胜诉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而银行出具的诉讼财产保全保函,是其中一种常见的保全方式。当当事人因各种原因无法提供现金、证券等财产进行保全时,可以向银行申请出具保函,保证履行赔偿责任。那么,银行出具诉讼财产保全保函的费用是多少?这其中又涉及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诉讼财产保全保函费用,是指银行接受委托出具诉讼财产保全保函而收取的费用。根据《银行诉讼保证业务风险管理指引》规定,银行出具诉讼财产保全保函的收费标准,一般按照诉讼担保书、保证书收费标准执行。
诉讼担保书、保证书的收费标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诉讼担保书和保证书收费标准的通知》规定,按照担保金额或保函金额的0.5%收取,最低不低于500元,最高不超过5000元。
因此,银行出具诉讼财产保全保函的费用,按照保函金额的0.5%收取,最低500元,最高5000元。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保函金额,是指银行出具保函担保的数额,而非诉讼标的金额。
诉讼财产保全保函费用,由申请人全额预付。银行在收到申请人支付的费用后,出具诉讼财产保全保函。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诉讼财产保全保函费用,一般不支持分期支付或延期支付。银行在收到全额费用前,不会出具保函。因此,申请人需要提前准备好资金,确保能够一次性支付保函费用。
除了了解计算标准和支付方式之外,还有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保函金额与诉讼标的金额不一致:银行出具的诉讼财产保全保函,担保的数额可能与诉讼标的金额不同。这取决于法院的裁定结果。如果法院裁定保全的财产价值低于诉讼标的金额,那么银行出具的保函金额也会相应降低。因此,申请人需要关注法院的裁定结果,了解实际的保函金额。
费用不支持退还:诉讼财产保全保函费用,一般不支持退还。银行在出具保函后,即使诉讼终止或和解,保函费用也不会退还给申请人。因此,申请人需要慎重考虑是否申请保全,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超出期限需额外收费:诉讼财产保全保函一般设有有效期。如果超过有效期仍未使用的,银行可能会要求额外收费。因此,申请人需要关注保函的有效期,及时处理相关事宜。
不影响其他费用:诉讼财产保全保函费用,不包括诉讼费用、公证费用等其他费用。申请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额外支付相关费用。
银行有权拒绝申请:银行在审核过程中,有权根据申请人的资信情况、诉讼案件情况等因素,决定是否出具诉讼财产保全保函。因此,申请人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积极配合银行的审核工作。
了解了费用标准和注意事项后,我们来看看银行出具诉讼财产保全保函的流程。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向银行提出申请:申请人向银行提出出具诉讼财产保全保函的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包括身份证明、诉讼案件材料等。
银行审核:银行对申请人的资信情况、诉讼案件情况等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银行会出具诉讼财产保全保函意向书,并要求申请人支付保函费用。
支付保函费用:申请人根据银行要求,支付诉讼财产保全保函费用。费用一般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支付。
银行出具保函:银行在收到保函费用后,出具诉讼财产保全保函,并送达法院或相关机构。
法院裁定:法院在收到诉讼财产保全保函后,会根据案件情况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接受保函的裁定。
保函生效:法院接受保函并作出保全财产的裁定后,诉讼财产保全保函生效。
银行出具诉讼财产保全保函,是诉讼保全的一种常见方式。申请人需要了解保函费用的计算标准、支付方式和注意事项,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同时,申请人也需要关注银行的审核要求和出函流程,积极配合,确保顺利取得保函。
以上就是对银行出具诉讼财产保全保函费用的详细解读。诉讼财产保全是保障权益的重要手段,选择合适的保全方式非常重要。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诉讼财产保全保函,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