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银行保函,在法律上一般称作“银行独立担保”。它是指由银行或具有担保职能的其他金融机构出具的、应申请人的请求对第三人(即受益人)作出的一种书面承诺,保证在需要时履行该保函所规定的义务。这种书面承诺,实际上是一种担保形式,只不过是由银行来做保证人(或者说担保人)而已。
银行保函之所以在合同中广泛使用,是因为它具有担保的性质,能够有效地保证合同的履行,同时又因为是银行出具的保函,所以比一般保证人(或者说担保人)更有信誉,更能让合同当事人放心。因此,在涉及较大金额或较长期限的合同中,往往会要求提供银行保函作为履约保证。
那么,在合同中如何写银行保函呢?一般来说,银行保函的内容主要包括五方面:
1.明确保函的类型。银行保函有多种类型,常见的包括见索即付保函、备用信用证保函、预付款保函、投标保函等。在合同中申请银行保函时,要明确保函的类型,以便银行根据具体情况出具相应的保函。
2.确定保函的担保范围。银行保函的担保范围,是指银行作为保证人(担保人)所担保的义务范围。在合同中,要明确银行保函担保的具体事项,如履约保证、预付款返还、质量保证金等。
3.约定保函的金额。银行保函的金额,是指银行作为保证人(担保人)所承担的最高担保金额。在合同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银行保函的金额,并注明是否需要提供反担保。
4.规定保函的有效期。银行保函的有效期,是指银行履行保函义务的期间。在合同中,要根据履约情况来确定银行保函的有效期,如分期付款可约定分期保函有效期等。
5.明确保函的受益人。银行保函的受益人,是指享有保函权利的人。在合同中,要明确银行保函的受益人,如合同双方中的哪一方或第三方等。
在上述五方面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一下银行保函的具体写法。
首先,在明确保函的类型时,要根据合同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比如,如果是涉及预付款的合同,则可以选择预付款保函;如果是投标保证,则可以选择投标保函等。
其次,在确定保函的担保范围时,要根据合同的具体情况来约定。比如,如果是担保履约的,则要写明担保哪一方当事人履行哪些义务;如果是担保预付款返还的,则要写明在哪些情况下需要返还预付款等。
再次,在约定保函的金额时,要根据合同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银行保函的金额要与合同的履行金额相适应,不能过高或过低。同时,还要考虑是否需要提供反担保,以减少银行的风险。
然后,在规定保函的有效期时,要根据合同的履行情况来确定。比如,如果是分期付款,则可以约定分期保函有效期,与付款进度相匹配;如果是履约保证,则可以约定在合同履行期届满后保函继续有效一段时间等。
最后,在明确保函的受益人时,要根据合同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比如,如果是双方之间的履约保证,则可以写明由一方作为受益人;如果是涉及第三方预付款的,则可以写明由第三方作为受益人等。
需要注意的是,银行保函一般由申请人(即保函义务人)与银行签订保函协议来申请,合同中只需要写明提供银行保函的要求即可,不需要写具体保函的全部内容。同时,银行保函的内容也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
写银行保函,其实就是写一份“担保书”,只不过是由银行来做保证人(担保人)而已。因此,在写银行保函时,要结合合同的具体情况,明确保函的类型、担保范围、金额、有效期、受益人等内容,以有效地保证合同的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