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保函”,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银行开具的一种担保函,用来保证资金支付的信用。但其实在工程承包领域,也有一种很常见的保函——履约保函,它和银行保函的作用有些相似,都是为了保证合同的履行,减少交易风险。最近,广西在全区范围大力推行履约保函,这对规范工程承包市场、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履约保函。
履约保函,是指承包人或供货方(保函申请人)为保证其与项目发包人或买方(保函受益人)签订的合同能够得到履行,通过与银行或担保公司(保函出具人)签订担保协议,由银行或担保公司出具给项目发包人或买方的一种书面担保文件。
也就是说,履约保函是承包人或供货方向发包人或买方提供的,由第三方出具的担保函。它保证承包人或供货方能够按照合同约定按时、按量、按质完成承包或供货任务,如果出现违约情况,由出具保函的第三方承担赔偿责任。
那么,广西为什么要大力推行履约保函呢?
首先,这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
在传统的工程承包模式中,承包人往往需要提供一定的履约保证金,这笔资金对于承包人来说是一笔沉淀成本,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也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而采用履约保函的方式,承包人只需要向银行或担保公司支付一定的担保费,就可以获得保函,免去了大量现金或银行存款的占用,降低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同时,对于发包人来说,也减少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麻烦,免去了收取、保管、返还保证金的诸多流程,简化了业务操作。
其次,这可以规范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
在传统的保证金模式下,承包人往往需要提供现金或银行存款作为保证金,这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发包人可能存在挪用保证金的情况;或者保证金被发包人长期占用,影响承包人的资金周转;再或者出现工程款和保证金“两头占”,即发包人在支付工程款时,以各种理由拖延或少付,承包人又不敢少交保证金,导致资金被“套牢”的情况。
而采用履约保函的方式,发包人不能直接支配承包人的资金,只能在承包人违约时,要求保函出具人承担赔偿责任,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保证金被挪用或占用的情况,规范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
此外,这也可以促进担保行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担保行业也逐渐兴起,担保公司通过提供信用担保服务,为各类经济活动提供信用支持,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履约保函的推行,可以为担保公司提供更多的业务机会,促进担保行业的发展壮大。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履约保函呢?
对于承包人或供货方来说,要选择有资质、有信誉的担保机构出具保函,注意审查保函的内容是否完整、准确,是否符合合同要求,避免出现保函无效的情况。同时,要及时支付担保费,并注意保函的有效期,在有效期届满前,要及时申请延长有效期或重新出具保函。
对于发包人或买方来说,要仔细审查保函的真实性、完整性,注意保函的有效期,避免超过有效期后仍错误地依赖保函。同时,要注意保函出具人的资质和信誉,必要时可以要求提供反担保。
总之,广西推行履约保函,是规范工程承包市场、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正确使用和推广履约保函,可以有效减少交易风险,提高经济效率,对各方都有益处。让我们共同努力,促进履约保函的规范使用,为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