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保函作为一种灵活便捷的信用担保工具,在商业交易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之相伴的是,一些企业凭借与银行的密切关系,频繁开立银行保函,成为所谓的“银行保函专业户”。
银行保函专业户是指那些自身经营规模较小、资产状况欠佳,但却能够频繁从银行获得大额保函授信,并将保函业务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企业。具体来说,银行保函专业户具有以下特征:
1. 主营业务不突出,盈利能力较弱。 这类企业通常缺乏核心竞争力和稳定的盈利模式,其主营业务收入难以支撑其日常经营和发展。
2. 自身资产规模小,财务状况堪忧。 银行保函专业户通常资产负债率较高,流动资产少,难以提供充足的反担保措施,自身信用基础较为薄弱。
3. 与银行关系密切,拥有隐性信用支持。 这类企业往往与银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股东背景、高管关系等,能够获得银行的特殊照顾,在授信审批、额度管理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
4. 频繁开立保函,将其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银行保函专业户利用银行授信开立保函,并从中收取高额的手续费或保证金,将其作为主要的利润来源,而非用于支持自身正常经营活动。
银行保函专业户的存在,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潜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
1. 放大银行信用风险。 银行保函专业户自身信用基础薄弱,一旦其履约出现问题,银行将面临巨大的代偿风险。而由于这类企业往往规模较小,一旦出现风险事件,其自身资产难以弥补银行损失,最终可能演变成银行的坏账。
2. 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银行保函专业户凭借其与银行的特殊关系,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融资便利,并将其转化为不正当的竞争优势,排挤其他依法合规经营的企业,扰乱市场秩序。
3. 滋生腐败和金融犯罪。 银行保函专业户的形成,往往与银行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和腐败行为密不可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职务之便,为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违规授信开立保函,从中谋取私利,最终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针对银行保函专业户问题,需要监管部门、银行和企业共同努力,多措并举,综合治理:
1. 加强监管,完善制度建设。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银行保函业务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建立健全银行保函业务风险防控机制。例如,可以建立银行保函业务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对企业开立保函情况的监测和预警;同时,也要加大对银行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震慑。
2. 强化银行内部管理,加强风险控制。
银行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保函业务风险评估体系,严格审查申请企业的资质和经营状况,确保其符合条件。同时,银行应加强对员工的合规教育,杜绝违规操作和腐败行为,从源头上防范风险。
3. 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增强自身实力。
企业应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将主要精力放在提升自身竞争力上,而不应将获得银行保函作为经营的捷径。要加强自身管理,改善财务状况,提高自身信用等级,从而获得更广泛的融资渠道和发展机会。
银行保函专业户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只有通过加强监管、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引导企业,才能有效遏制银行保函专业户现象,维护金融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