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约保函是工程建设领域常见的担保方式之一,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然而,履约保函的具体适用范围,特别是是否包含勘察设计费用,却常常引发争议。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履约保函是指由保证人(通常是银行或保险公司)根据申请人(通常是承包商)的请求,向受益人(通常是业主)开立的一种书面保证承诺。如果申请人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其义务,受益人有权要求保证人在约定的担保金额内进行赔偿。
履约保函的主要作用在于:
保障工程项目顺利进行,降低业主风险。 提高承包商的履约信用,帮助其获得项目。 为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勘察设计费用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所需的勘察、测量、设计等前期工作而支付的费用。其性质属于工程建设的必要成本,是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勘察设计费用应计入工程造价。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明确规定,招标文件应当包括“工程量清单和拟采用的计价方式以及合同条款”。其中,工程量清单应包含勘察设计费用。
虽然法律法规对勘察设计费用的性质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履约保函是否包含勘察设计费用却存在争议。主要原因在于:
法律法规未对履约保函的具体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导致实践中存在不同的理解和操作方式。 部分观点认为,履约保函主要针对的是施工阶段的履约行为,而勘察设计费用属于前期工作费用,不应包含在内。 部分观点认为,履约保函旨在保障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而勘察设计费用作为工程建设的必要成本,理应包含在担保范围内。近年来,我国法院受理了多起涉及履约保函是否包含勘察设计费用的案件。司法实践中,法院判决结果并不一致,但总体而言,支持包含勘察设计费用的判例逐渐增多。
例如,在某工程建设合同纠纷案中,法院认为,“履约保函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工程项目顺利进行,而勘察设计费用是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因此,履约保函应当包含勘察设计费用”。
然而,也有一些案例中,法院认为,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履约保函不包含勘察设计费用,则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为了避免争议,建议在签订工程建设合同时,明确约定履约保函的具体内容,特别是是否包含勘察设计费用。如果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建议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处理:
优先考虑保护受益人(业主)的合法权益。 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综合考虑履约保函的目的、担保范围、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等因素进行判定。总之,履约保函是否包含勘察设计费用是一个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法律问题。在实践中,建议当事人应尽早明确合同约定,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争议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