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银行履约保函是银行向受益人提供的一种担保,保证合同执行方履行合同义务。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银行履约保函可以转让给第三方,以满足多方的融资需求和风险管理需要。
保函转让的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38条规定,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意,可以将合同的权利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据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明确规定,银行保函可以转让。《中国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三十六条也规定,当事人可以在担保合同约定担保债权的转移条款。
保函转让的程序
转让方与受让方达成保函转让协议,明确转让事项; 转让方向银行提出保函转让申请,提供转让协议; 银行审查转让申请,必要时调阅原保函合同; 银行同意转让后,出具保函转让函; 转让方、受让方、银行三方办理保函转让手续。保函转让的注意事项
保函是否允许转让。部分保函合同中可能禁止或限制保函转让,应仔细查阅保函合同条款; 受益人同意。受益人对保函享有权利,故其同意是保函转让生效的必要条件; 保函标的物的转让。如果保函标的物也涉及转让,应一并办理标的物转让手续,以确保保函转让后标的物的权属清晰; 转让费用。保函转让通常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或转让费,具体金额由银行规定; 保函的有效期。保函转让后,其有效期可能有所变化,应与银行确认。保函转让对相关方的影响
转让方: 转让保函后,不再对受益人负有保函担保责任; 转让费用由转让方承担; 转让后,应及时解除原有的担保合同。 受让方: 成为保函的受让人,享有保函项下权利; 向转让方支付转让费用; 应及时向银行办理保函转让手续,确保自己的权益。 银行: 审查保函转让申请,确保转让手续合法有效; 出具保函转让函,确认保函转让; 收取保函转让费用。保函转让的案例
工程承包中,承包商可能因资金不足向银行申请履约保函。如果承包商后续获得其他投资或融资,可将保函转让给投资方或金融机构,以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进口贸易中,进口商可能向银行申请付款保函,以确保出口商收到货款。如果进口商已支付货款,可将保函转让给出口商,以解除出口商的担保义务。
总结
银行履约保函转让是一种常见的融资和风险管理工具,可以满足不同主体的多方面需求。保函转让程序较为规范,但需要注意相关法律规定和注意事项,以确保保函转让的合法有效性和各方的利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