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约保函是国际贸易和工程承包中常用的一种担保形式,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根据申请人的要求向受益人开立,保证申请人履行合同约定义务。如果申请人违约,受益人有权凭保函向担保机构索赔。履约保函的格式通常由国际商会(ICC)制定,例如常用的ICC 758格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标准格式并不一定能完全满足交易双方的需求,因此需要对履约保函格式进行修改。
## 何时需要更改履约保函格式?
以下是一些需要更改履约保函格式的常见情况:
1. **适用法律和管辖权**: 标准格式的履约保函通常规定适用ICC规则和国际商会仲裁院仲裁,但交易双方可能希望选择其他适用法律或管辖法院。 2. **索赔条件**: 标准格式通常规定受益人需要提交特定文件才能索赔,例如违约通知、损失证明等。交易双方可能希望修改索赔条件,例如简化所需文件或延长索赔期限。 3. **担保金额**: 标准格式的履约保函通常规定担保金额为合同金额的一定比例,但交易双方可能希望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担保金额。 4. **担保期限**: 标准格式通常规定担保期限与合同履行期限一致,但交易双方可能希望延长或缩短担保期限。 5. **其他条款**: 交易双方可能希望在履约保函中增加其他条款,例如保证金条款、分包条款、不可抗力条款等。
## 如何更改履约保函格式?
更改履约保函格式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 **协商一致**: 交易双方需要就需要修改的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并形成书面协议。 2. **起草修改文本**: 根据双方协商结果,起草具体的修改文本,确保措辞准确、清晰、无歧义。 3. **提交担保机构**: 将修改后的履约保函格式提交给担保机构审核和确认。 4. **签署修改协议**: 担保机构同意修改后,交易双方和担保机构需要签署修改协议,确认最终的履约保函格式。
## 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更改履约保函格式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合理性**: 修改后的条款应符合商业惯例和法律规定,不得损害任何一方的合法权益。 2. **可操作性**: 修改后的条款应具体明确、便于操作,避免产生歧义或执行困难。 3. **风险控制**: 修改后的条款应充分考虑各方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4. **沟通协调**: 在修改过程中,各方应保持良好沟通,及时解决问题,确保修改顺利进行。
## 常见的履约保函修改条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履约保函修改条款示例:
**1. 适用法律和管辖权**: "本保函适用中国法律,并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在北京进行仲裁。"
**2. 索赔条件**: "受益人须在发现申请人违约后 [天数] 内以书面形式通知担保人,并提供以下文件:(1) 违约通知;(2) 损失证明文件;(3) 其他担保人合理要求的文件。"
**3. 担保金额**: "本保函的担保金额为合同金额的 [百分比],即 [金额] [货币]。"
**4. 担保期限**: "本保函的担保期限自合同生效日起至申请人完全履行合同义务之日止,但最迟不超过 [日期]。"
**5. 不可抗力**: "任何一方因不可抗力事件而无法履行其在本保函项下义务的,不构成违约,但受影响方应尽 reasonable endeavors 减轻该事件的影响,并在事件结束后尽快恢复履行其义务。"
## 结语
更改履约保函格式是国际贸易和工程承包中常见的操作,能够更好地满足交易双方的需求。在修改过程中,各方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商业惯例,并注意上述问题,以确保修改后的履约保函格式合法、有效、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