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约保函是一种常见的担保工具,银行向受益人出具的保证书,保证履约人履行合同义务。对于收取履约保函的企业来说,如何对其进行会计入账至关重要,以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可靠。
履约保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是一种承诺性文件,银行保证履约人履行合同义务。 是一种单方面承诺,受益人无义务履约。 是一种条件性承诺,只有在履约人违约的情况下,银行才会向受益人支付保函金额。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应收款项》的规定,履约保函不属于应收款项,应作为资产负债表外项目处理。其具体入账方式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
**贷:履约保函**
上述分录反映了企业收到履约保函时,增加了一项资产负债表外项目——履约保函。该项目反映了银行对履约人的担保,并不属于企业可以立即变现的资产。
履约保函通常在合同履行完成后到期,到期后银行会解除担保。这时,企业需要对履约保函进行以下会计处理:
**借:履约保函**
**贷:其他应收款**
上述分录反映了企业收回了履约保函,相应减少了资产负债表外项目。
如果履约人违约,受益人可以向银行索赔保函金额。这时,银行会向受益人支付保函金额,企业需要对该笔款项进行以下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履约保函**
上述分录反映了企业收到了银行支付的保函金额,同时销除了资产负债表外的履约保函项目。
履约保函会计处理完成后,其金额会反映在资产负债表外的附注中,披露内容包括履约保函的余额、有效期限、担保人等信息。
**1. 履约保函是否可以转让?**
不行,履约保函只能由受益人转让。
**2. 履约保函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
是的,履约保函属于担保合同,需要缴纳印花税。
**3. 开立履约保函会对企业信用产生影响吗?**
银行在开立履约保函之前,会对履约人进行信用评价。如果开立履约保函,可能会对企业信用产生一定影响。
履约保函会计入账的正确处理至关重要,既反映了企业的实际业务,也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会计人员需要熟悉履约保函的特征和会计处理方法,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