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部门公布了《关于开展人防领域承诺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对人防履约保函制度进行改革。这是一个创新性的尝试,对于优化人防工程建设流程、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办事效率都有着重要意义。那么,人防履约保函改革到底是什么?有哪些亮点和意义?将会带来哪些变化?
什么是人防履约保函改革?
人防履约保函,全称是“人防工程建设项目履约保证函”,是人防工程建设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指在人防工程建设项目中,由项目业主或施工单位向人防主管部门出具的,用于保证项目按时按质完成的人防工程专用保函。
以前,在人防工程建设项目中,业主或施工单位需要向人防主管部门提供大额履约保证金,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而人防履约保函制度的设立,就是为了替代保证金,由银行或保险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出具保函,保证人防工程的如期完成。
这一制度设立之初,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减轻了企业负担,推动了人防工程建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保函的办理流程复杂、手续繁琐、效率低下等,反而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因此,这次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对人防履约保函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改革的亮点和意义
(一)取消保函,改为承诺制
改革前,办理人防履约保函需要经过复杂的流程,企业需要提供各种材料和证明,还需要银行或保险公司作为担保方,手续繁琐,费时费力。
改革后,取消了保函,改为承诺制。也就是说,企业只需要向人防主管部门提供一份书面承诺,保证按时按质完成人防工程,就可以了。这样一来,企业不用再跑银行、保险公司,也不用准备各种繁琐的材料,大大简化了办理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
(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虽然取消了保函,改为承诺制,但并不意味着监管的缺失。相反,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加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信用监管:建立人防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将企业在人防工程建设中的各种行为纳入信用记录,如有违规行为,将记入信用档案,并实施联合惩戒。
过程监管:人防主管部门将加强对人防工程建设过程的监管,通过现场检查、抽查等方式,确保人防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信息公开: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公开人防工程建设项目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三)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这次改革,取消了繁琐的保函办理流程,改为简单的书面承诺,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不仅节省了时间成本,也节省了经济成本。
以前,办理保函需要一定的费用,而且如果项目延期或出现其他问题,企业还可能面临一定的经济损失。改革后,企业只需要提供一份承诺,无需任何费用,也无需承担额外的经济风险。
人防履约保函改革将会带来哪些变化?
(一)人防工程建设流程更加优化
改革前,办理人防履约保函是人防工程建设项目开工的前置条件,导致开工时间延后。改革后,取消了保函,改为承诺制,企业只需要提供一份承诺,就可以开工建设,大大缩短了开工时间,优化了人防工程建设流程。
(二)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
改革前,办理人防履约保函需要一定的费用,而且需要准备各种繁琐的材料,对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改革后,企业只需要提供一份承诺,无需任何费用,也不需要准备各种材料,减轻了企业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
(三)事中事后监管更加有力
改革前,人防履约保函的监管主要集中在事前,对企业的信用和履约能力缺乏持续性的监管。改革后,建立了人防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施信用监管,对企业的各种行为进行记录和评价,并实施联合惩戒。同时,加强了对人防工程建设过程的监管,确保人防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四)人防工程建设更加高效有序
通过实施人防履约保函改革,简化了办事流程,减轻了企业负担,加强了事中事后监管,人防工程建设将更加高效有序地进行。企业可以集中精力搞建设,人防主管部门可以集中精力抓监管,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推动人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小结
人防履约保函改革,是人防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是对人防履约保函制度的优化和完善。通过取消保函、改为承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措施,简化了办事流程,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办事效率,推动了人防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这次改革,是人防领域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人防事业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