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事活动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情况:一方需要保证自己一定会履约,而另一方也需要得到这样的承诺以打消疑虑,这时担保函和银行保函就派上用场了。那什么是担保函和银行保函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担保函,是指担保人应担保委托人的要求或经担保人同意,担保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合同的履行,由担保人出具的以书面形式向第三人作出的要约或承诺。
银行保函,是商业银行应其客户(申请人)的申请,根据客户与受益人之间的约定或受益人的要求,开立给受益人的一种书面承诺,保证在满足约定条件时履行支付义务。
从定义上看,担保函和银行保函似乎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它们有很大的不同。
一、性质不同
担保函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担保人向第三人作出的单方面要约或承诺,具有民事法律效力。而银行保函是一种银行信用工具,是商业银行向申请人提供的金融服务,具有独立性、无条件性、不可撤销性等商业信用特征。
二、出具主体不同
担保函可由自然人或法人出具,只要有担保能力即可。而银行保函只能由商业银行出具,一般商业银行才能具备出具银行保函的资格和能力。
三、适用范围不同
担保函的适用范围较广,可适用于各种民事法律关系,如合同履行、借贷担保、租赁担保等。银行保函的适用范围相对较窄,主要适用于国际贸易、工程建设等领域,用于担保合同履行、投标保证、预付款返还等。
四、法律效力不同
担保函的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如担保人未履行担保义务,第三人可直接向担保人追索。银行保函的法律效力则主要体现在商事信用关系中,如银行未履行保函义务,受益人可直接向银行索赔,无需证明申请人是否有履行义务的能力。
五、担保责任不同
担保函的担保责任一般以担保人的担保能力为限,即担保人承担的是有限责任。银行保函的担保责任则是独立于申请人之外的,即银行承担的是无限责任,受益人可直接向银行索赔,无需考虑申请人的履行能力。
六、收费情况不同
担保函一般不收取费用,是担保人基于与担保委托人之间的关系而作出的承诺。银行保函则一般会收取一定的费用,包括手续费、佣金等,这是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而收取的费用。
七、纠纷解决方式不同
担保函的纠纷一般通过民事诉讼方式解决,即通过法院判决来确定各方责任。银行保函的纠纷则一般通过仲裁方式解决,这是因为银行保函具有国际性、商业性等特征,通过仲裁方式更有利于保护各方利益。
总的来说,担保函和银行保函都是保证履约承诺的有效方式,但两者在性质、出具主体、适用范围、法律效力、担保责任、收费情况、纠纷解决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实际商事活动中,选择合适的担保方式,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各方权益,促进交易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