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工程建设领域,一提到“保函”替换工程款,大家伙儿可能会觉得这事儿挺新鲜。其实不然,这在国际上早就是通行做法了,只不过在咱们国内还算个新鲜事物。
咱们先来捋一捋,什么是“履约保函”?
通俗来讲,保函就是承诺函。咱们日常生活中,写个承诺书保证做什么事情,不做什么事情,这就是一种承诺函。而履约保函,就是保证履行合同义务的承诺函。在工程建设领域,履约保函指的就是承包人或发包人向对方出具的,保证履行合同义务的书面文件。
这事儿要是搁在以前,承包人要想保证自己能够拿到工程款,一般就是要求发包人提供一定的担保,比如说银行保函或者担保公司的担保函。但现在,发包人也可以要求承包人提供履约保函,保证自己能够按时、按量、按质完成工程建设,如果没做到,承包人就得给发包人赔偿损失。
这不,最近小李所在的施工单位就遇到了这个新情况。
小李是某工程公司的一名项目经理,最近公司中标了一个大项目,这可把小李给乐坏了,心想着这回咱可有事儿干了。但没成想,在签订合同时,对方提出了要公司提供履约保函的要求。小李一听,心里直打鼓,这啥玩意儿,从来没听说过,万一提供不出来,这中标资格是不是就泡汤了?
小李心里犯嘀咕,赶紧去请教公司法律顾问老张。老张听完,哈哈一笑,说:“小李啊,你可别小看这履约保函,这在国际上早就是个通行做法了,现在咱们国家也开始提倡了。这事儿好处多着呢!”
“咱们都知道,工程建设领域风险高、资金需求大,过去咱们都是靠银行贷款或者担保公司担保来解决资金问题。但这两种方式都有缺点,银行贷款手续复杂,时间长,而且还容易受贷款政策影响;担保公司担保虽然方便,但费用高,而且容易出现风险。咱们公司要是能提供履约保函,就相当于给对方一份承诺,保证咱们能够按时保质完成工程,这不就省去了那些繁琐的手续,还减少了风险吗?”
小李听得一愣一愣的,心说这话还真有道理。
老张继续说:“而且呢,这保函也是个‘护身符’。过去咱们工程款要不到,只能打官司,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能要回来。现在有了保函,对方要是违约,咱们直接要求银行支付保函金额就行了,省时省力还省心!”
小李这才明白,原来这履约保函还有这么多好处,怪不得现在越来越流行了。
“那要是咱们公司违约了,这保函金额不是就白白给对方了吗?”小李担忧地问道。
“这你就不用担心了。”老张笑着说,“咱们提供履约保函,是为了保证自己能够履约,只要咱们按合同办事,这保函金额就不会用到。而且,要是咱们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可抗力或者意外情况,导致无法履约,咱们可以跟对方协商,延期履行或者变更履行方式,这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
小李这才放下心来,看来这事儿只要把握好了,对咱们公司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工程建设领域引入履约保函制度,是跟上国际通行做法,也是减少风险、提高效率的需要。这不光是发包人可以要求承包人提供履约保函,承包人也可以要求发包人提供履约保函,保证支付工程款。这双方互相监督、互相制约,才能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减少工程款拖欠问题。
当然,这事儿也得慢慢来,毕竟是个新事物,大家伙儿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而且,要想让履约保函制度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相关部门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对保函的格式、内容、担保金额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各方权益,让履约保函制度在工程建设领域落地生根。
话说回来,这工程建设领域涉及的资金量大、风险高,过去总是免不了各种各样的纠纷和矛盾。但随着咱们国家不断加大法治建设力度,各种新的制度和举措不断出台,这些问题也将越来越少,咱们也将迎来一个更加公平、透明、有序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