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项目建设中,工程招投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投标保函,作为一种新兴的投标担保方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提高投标效率、降低投标成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那么,目前在我国,哪些城市采用了投标保函制度呢?它又为这些城市的工程建设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说到投标保函,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投标保函。投标保函,是指投标人向招标人提供的,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出具的,担保其在投标过程中所承担的投标保证金责任的书面承诺。
与传统的现金、银行汇票等投标担保方式相比,投标保函具有许多优点。投标人只需向金融机构支付一定的手续费,无需占用大量资金;而且投标保函的办理流程更加便捷高效,能够有效减轻投标人的负担。
早在2017年,住建部就印发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项目招标投标保证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10个城市开展工程项目招标投标保证保险(招标保函)试点工作,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以及南京、苏州、杭州、武汉、深圳5个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效果显著。以南京为例,试点期间,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了投标保函服务。投标人只需在交易中心窗口提交申请,即可当场办理投标保函,整个过程仅需10分钟左右,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间。
试点城市取得的成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函试点工作的通知》,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30个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以及南京、苏州、杭州、武汉、成都、广州、深圳、西安、长沙、郑州、合肥、沈阳、宁波、青岛、南昌、福州、厦门、太原、长春、昆明、南宁、哈尔滨、兰州、西宁、济南26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
在扩大试点范围后,各试点城市积极行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投标保函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
北京:北京市住建委于2021年发布《关于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中试行投标保函的通知》,明确了投标保函的适用范围、办理程序和监管要求,并指定北京市住建中心交易中心为投标保函的出具机构。
上海:上海市发改委于2020年发布《关于本市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函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试点期间,投标保函可用于上海市全市范围内所有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中的投标担保。
广州:广州市发改委于2021年发布《关于在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中试行投标保函的通知》,指定广州市工程造价事务中心为投标保函出具机构,并明确了投标保函的适用范围和办理流程。
除了上述城市,其他试点城市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投标保函的试点工作。
投标保函的推广应用,为工程建设带来了哪些新变化呢?
首先,投标保函有效降低了投标人的资金压力。与传统的现金担保相比,投标保函无需投标人占用大量资金,只需向金融机构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即可,减轻了投标人的资金负担。
其次,投标保函简化了投标流程,提高了投标效率。投标人无需再到银行开具银行汇票或现金存单,只需向金融机构提交申请,即可快速便捷地获得投标保函,缩短了投标准备时间。
再次,投标保函可以有效减少投标人的履约风险。投标保函由金融机构出具,其背后是金融机构的信用背书。一旦投标人中标后无法与招标人签订合同,金融机构将承担违约责任,从而降低了投标人的履约风险。
此外,投标保函还能够减少招标人的管理成本。招标人无需再为保管大量的现金或银行汇票而烦恼,只需确认投标保函的真实性即可,减轻了招标人的工作负担。
从上述试点城市的实践来看,投标保函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各方的认可。投标保函作为一种新兴的投标担保方式,具有便捷、高效、安全等特点,与传统担保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未来,投标保函有望在更多城市推广应用,甚至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投标保函的广泛应用,将为工程建设带来新的变化,有效提高投标效率、降低投标成本、减轻投标风险,从而推动工程建设领域的健康发展。
当然,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投标保函的监管,防范投标保函的出具机构的信用风险,确保投标保函的应用安全。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投标保函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投标人和招标人对投标保函的认识和了解,推动投标保函的规范应用。
可以预见,随着投标保函的持续推广应用,工程建设领域的投标担保方式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投标保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