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招标采购活动中,投标保函是投标人提供的一种投标担保形式,也是投标人资格和投标诚意的重要体现。然而,近年来,一些银行在开立投标保函时却频频出现拒开的情况,给投标人带来了不少困扰和损失。那么,银行为何会拒开投标保函?投标人又该如何应对?
投标保函开立流程及特点
投标保函,又称投标保证金保函、投标担保保函等,是银行应投标人的申请,为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提供担保而开立的一种书面承诺。投标保函的开立流程一般包括:投标人向银行提出开立保函申请,提供相关资料;银行对投标人资信情况、担保能力等进行审核;双方签订保函协议,约定保函金额、有效期等;银行开立保函并送达投标人;投标人提交保函参与投标;中标后,投标人向银行支付保函费,银行继续为履约提供担保;未中标,银行按保函协议约定解除担保义务。
投标保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银行信用担保。投标保函由银行开立,以银行信用作为担保,体现了银行对投标人资信情况和履约能力的认可,因此具有较强的担保效力。二是担保范围广泛。投标保函不仅担保投标人按时递交投标文件、参与投标等行为,还担保中标后投标人按合同约定履约,涵盖了投标全过程。三是担保责任明确。投标保函对担保范围、金额、有效期等均有明确约定,投标人违约时,银行可按保函约定承担担保责任,及时、足额地向招标人支付保函金额,减少招标人的损失。
银行拒开投标保函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银行拒开投标保函的情况时有发生,给投标人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那么,银行为何会拒开投标保函?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投标人资信状况不佳。投标保函是银行为投标人提供的信用担保,因此银行在开立保函前会对投标人进行资信评估。如果投标人资信状况不佳,如有不良信用记录、财务状况不佳、经营不善等,银行将认为其缺乏履约能力,从而拒开投标保函。
二是担保风险较高。投标保函担保的是投标人的履约行为,如果投标人中标后无法按时、按质、按量履约,银行将需要承担担保责任。因此,银行在开立投标保函前会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如果项目风险较高,如项目资金不足、技术要求高、工期紧等,银行将认为担保风险较大,从而拒开投标保函。
三是银行自身原因。银行开立投标保函会占用银行的授信额度和自有资金,因此银行在开立保函时也会考虑自身利益。如果银行自身流动性紧张、授信额度不足等,或者银行认为投标保函的收益较低,将可能拒开投标保函。
四是合规审查要求。近年来,银行业加强了合规审查,对开立保函的合规性要求更加严格。如果投标人提供的资料不全、不符合要求,或者投标项目存在合规风险,银行将可能拒开投标保函。
应对银行拒开投标保函的策略
银行拒开投标保函,不仅会影响投标人按时参与投标,还可能导致投标人失去中标机会,蒙受经济损失。因此,投标人应采取有效策略积极应对。笔者建议:
一是加强资信管理。投标人应重视自身资信管理,及时清理不良信用记录,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提升银行对其资信水平的认可。同时,投标人也可通过与银行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获得银行的信任,降低银行拒开保函的风险。
二是优化担保方案。投标人可与银行充分沟通,了解银行担保需求和担保能力,并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担保方案。如提供反担保、追加担保物、增加担保人等,以减少银行担保风险,提高银行开立保函的意愿。
三是选择合适银行。投标人可多方了解银行的经营状况、授信额度、担保意愿等,选择资信水平高、担保能力强、合作意愿积极的银行申请开立保函。同时,投标人也可尝试与多家银行建立合作关系,以备不时之需。
四是提前做好准备。投标人应充分了解银行开立保函的流程和要求,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并留出足够的时间与银行沟通协商。同时,投标人也可与银行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约定银行在一定期限内为投标人开立保函,以避免临时申请开立保函被拒的情况。
五是加强合规建设。投标人应加强合规建设,规范经营行为,避免出现合规风险。同时,投标人应及时了解银行业合规要求,确保提供的资料符合银行要求,减少银行拒开保函的风险。
结语
投标保函是投标担保的重要形式,对保障投标人合法权益、维护招标采购秩序具有重要意义。银行拒开投标保函,不仅影响投标人按时参与投标,也损害了招标采购活动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因此,投标人应加强资信管理,优化担保方案,选择合适银行,提前做好准备,加强合规建设,积极应对银行拒开投标保函的情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招标采购活动健康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