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保函刚性兑付
作者:Bard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银行保函作为一种重要的信用增级工具,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与之相伴而生的“刚性兑付”现象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争议。本文将对银行保函刚性兑付的概念、成因、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所谓银行保函刚性兑付,是指在受益人提出违约索赔时,无论申请保函的企业(申请人)是否存在真实的违约行为,银行都会无条件地向受益人支付赔偿款项,事后再向申请人进行追偿的行为。这种“先赔付、后追偿”的机制在实际操作中被视为一种“隐性担保”,也被称为“保函的信用兜底”。
银行保函刚性兑付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其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
1. 历史原因和政策因素: 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初期,信用体系建设尚未完善,企业信用评级机制不健全,银行为了拓展业务、控制风险,往往倾向于提供“隐性担保”以增强保函的吸引力。同时,监管部门出于维护金融稳定、避免风险扩散的考虑,也默认了银行保函的刚性兑付行为。
2. 商业银行自身利益驱动: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提供保函业务可以获得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而刚性兑付可以帮助银行快速积累市场份额、维护客户关系,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3. 企业信用意识淡薄和道德风险: 部分企业缺乏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存在着利用保函制度进行融资套利、恶意逃废债务的行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银行保函的刚性兑付现象。
然而,银行保函刚性兑付并非百利而无一害,其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
1. 扭曲市场利率定价机制,加剧市场不公平竞争: 刚性兑付使得银行在提供保函业务时,无法根据申请人的信用风险差异进行精准的风险定价,导致市场利率信号失真,不利于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
2. 积聚银行潜在风险,影响金融体系稳定: 刚性兑付使得银行承担了超出其风险承受能力的责任,一旦企业大面积违约,银行将面临巨大的赔付压力,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3. 弱化企业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 刚性兑付的存在,使得企业可以轻易获得银行的“信用背书”,从而降低了其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利于企业自身的长期健康发展。
为了规范银行保函业务发展,防范金融风险,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出台政策措施,引导银行保函业务回归本源,逐步打破刚性兑付的“怪圈”。
1. 加强监管引导,明确业务规则: 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保函业务管理的通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完善商业银行保函业务风险缓释措施的指导意见》等通知,明确了银行保函业务的定义、范围、流程以及风险控制要求,为银行开展保函业务提供了制度保障。
2. 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推动政府、企业、中介机构等多方参与,形成风险共担、责任共担的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
3. 引导银行转变经营理念,加强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应转变“重规模、轻质量”的粗放式经营理念,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对申请人的尽职调查,根据风险等级进行差异化定价,提高保函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
4. 加强法制建设,提高违约成本: 建立健全与保函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违约处罚机制,依法追究恶意逃废债企业的法律责任,提高企业违约成本,营造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
总而言之,银行保函刚性兑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解决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未来,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市场机制的不断健全以及企业信用意识的不断增强,相信银行保函业务将逐步回归其“风险 mitigation”的本质,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稳健的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