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工程保函业务在我国蓬勃发展,工程保函业务员也成为金融行业的重要一环。然而,近年来,工程保函业务员在跑市场过程中经常面临违法的质疑。本文将对工程保函业务员跑市场是否违法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法律规定和行业惯例,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1995年颁布的《保险法》第108条规定,保险公司应当通过保险代理人或者保险经纪人从事保险业务。2016年《保险营销管理办法》 (原保监会令[2016]5号) 第13条规定,商业银行附属的保险中介机构专职保险从业人员不得利用关联关系代理销售本银行产品。从上述法律法规可以看出,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应当通过授权的保险代理人或经纪人从事。工程保函业务作为一种保险业务,也应遵循相同的规定。
但在实践中,很多工程保函业务员并非持有保险代理人或经纪人资格,而是由非持牌的业务代理人进行营销。这种行为显然违反了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违规代理保险业务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追究。
尽管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保险业务应当通过持牌保险代理人或经纪人从事,但工程保函业务员跑市场却成为行业惯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工程项目往往涉及金额巨大,投标过程中需要提供大量的保函。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委托保险代理人或经纪人办理保函业务过于繁琐,成本较高。因此,工程保函业务员直接向施工企业推介保函业务既能省时省力,又能降低成本。 2. **业务便利性:**工程保函业务员可以上门服务,为客户量身定制保函方案,提供便捷高效的保函服务。这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3. **监管薄弱:**过去保险业监管相对薄弱,保险公司对工程保函业务员跑市场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工程保函业务员无证代理保险业务的行为。尽管行业惯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工程保函业务员跑市场的原因,但并不能成为违法行为的合理化理由。保险业务是专项审批的事项,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经营。工程保函业务员无证跑市场不仅侵犯了持牌保险代理人或经纪人的合法权益,还扰乱了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
为了规范工程保函业务市场,维护行业秩序,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大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工程保函业务的监管力度,对无证跑市场的工程保函业务员进行严厉查处。 2. **提高违法成本:**对无证跑市场的工程保函业务员加大处罚力度,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3. **完善法律法规:**完善针对工程保函业务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工程保函业务只能由持牌保险代理人或经纪人从事。 4. **加强行业自律:**保险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自律,引导和监督工程保函业务员规范经营。 5. **培育持牌保险代理和经纪人:**鼓励和支持持牌保险代理和经纪人机构发展,满足工程企业多元化的保函需求。工程保函业务员跑市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扰乱保险市场秩序,存在诸多法律风险。监管部门、保险行业和工程企业应共同努力,规范工程保函业务市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只有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培育持牌保险代理和经纪人,才能真正保障工程保函业务的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