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约保函是一种银行出具的担保文件,保证投标人在中标后能够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条件履行合同义务,否则银行将向受益人(业主)支付履约保证金。履约保函的缴纳政策是各级政府及相关机构对投标人缴纳履约保函的程序、金额、期限等方面的规定。
履约保函的缴纳金额通常为合同金额一定比例,具体比例视合同的行业、规模、风险等因素而定,一般在5%-10%之间。大型项目或存在高风险的项目,缴纳比例可适当提高,但最高不得超过20%。
以下为部分地区的履约保函缴纳金额参考标准:
北京市:市属工程10%,省属工程8%,中央工程5%-8% 上海市:市政工程7%,房屋建筑工程5%。但对于重点工程、示范工程等可适当提高缴纳比例,最高可达10% 广东省:一般项目的履约保函缴纳金额不超过合同金额的5%履约保函的缴纳方式有以下两种:
直接缴纳:投标人直接向开标人指定账户汇入履约保函金额 银行保函:投标人向银行提出开具履约保函的申请,银行审核通过后出具保函一般情况下,直接缴纳的履约保函只适用于缴纳金额较低的项目。对于缴纳金额较高的项目,多采用银行保函的方式。
履约保函的缴纳期限通常为中标通知书发出后一定期限内,具体期限由开标人规定。一般在10-20个工作日左右。投标人逾期缴纳履约保函的,视为自动放弃中标资格。
履约保函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得到释放:
投标人已按合同约定履行了合同义务,验收合格,且无待解决的纠纷 投标人已按合同约定提供了替代担保(如担保函或保险) 投标人已按合同约定交纳履约保证金,且保证金金额达到履约保函的金额 开标人主动放弃履约保函履约保函的释放手续由投标人向开标人提出申请,经开标人审核同意后,由开标人通知银行释放履约保函。
A: 履约保函一般情况下不可转让,但经受益人同意并经保证人同意的,可以将履约保函转让给其他受让人。
A: 履约保函的有效期一般为合同履行期限,但部分履约保函的有效期可能更长,需要查看具体的保函条款。
A: 履约保函可被拒保的原因有:投标人资信状况不佳、合同风险过大、投标人未提交必要材料等。
A: 履约保函的费用一般按保函金额一定比例收取,费率视银行和保函的风险等因素而定,通常在0.5%-2%之间。
履约保函缴纳政策是保障合同履行、维护业主利益的重要制度。投标人应按照规定及时缴纳履约保函,以避免因逾期缴纳或缴纳不足导致的法律后果。同时,受益人应妥善保管履约保函,并在履约结束后及时办理释放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