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保函是一种由银行开立的担保文件,保证在特定的条件下,由委托人或受益人向受益人支付一定金额的资金。由于银行保函具有信用保障和资金担保的作用,因此在国际贸易、工程投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份“香饽饽”,犯罪分子通过伪造银行保函、虚假信用证等手段骗取巨额资金。
常见的骗术手段
1、伪造银行保函
不法分子利用高仿技术伪造银行保函,包括银行抬头、公章、行长签名等,以假乱真。为了增加可信度,骗子还会出示虚假的中介机构证明,声称保函真实有效。
2、虚假信用证
骗子通过虚假文件伪造信用证,对外宣称银行已经开立了信用证,但实际上该信用证根本不存在。当受益人向银行申请兑现时,银行发现信用证造假,导致受益人蒙受损失。
3、冒名开户
骗子冒用受害人的身份,在境外开设银行户头,并通过伪造签名、印章等方式向银行申请保函。在保函发出后,骗子转移资金,受害人却蒙在鼓里。
如何防止被骗
1、核实银行信息
收到银行保函后,务必核实保函发行的银行信息,包括银行地址、电话、邮箱等。可以通过银行官网、营业网点或 SWIFT 代码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2、查看保函条款
仔细阅读保函条款,确保条款清晰明确,无模糊不清的表述。重点关注保函金额、支付条件、受益人和委托人信息等关键要素。
3、实地考察
对于金额较大的银行保函,建议实地考察发函银行,了解银行规模、信誉和开立保函的资质。同时,也可以面见银行工作人员,核实保函的真实性。
4、使用中介机构
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协助办理银行保函业务。中介机构可以通过其与银行的关系和专业知识,帮助客户核实银行信息、起草保函条款,降低被骗风险。
5、提高警惕意识
诈骗分子往往会伪装成银行工作人员或中介机构,通过电话、邮件或即时通讯工具联系受害人。接到此类推销信息时,务必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人提供的保函或信用证。
一旦被骗怎么办
如果不幸遭遇银行保函诈骗,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报警求助
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被骗经过、涉案金额、涉案人员等信息,配合警方进行调查。
2、冻结账户
迅速冻结被转走的资金账户,避免资金进一步损失。同时,联系受益人银行,要求冻结保函项下的资金支付。
3、收集证据
收集所有相关证据,包括银行保函、伪造文件、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为后续维权提供依据。
4、咨询法律援助
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维权途径。必要时,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刑事控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5、及时止损
及时采取措施止损,包括冻结资金、追回赃款,同时与涉案人员进行沟通,争取减少损失。
结语
银行保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沉重的损失。为了避免被骗,应提高警惕意识,加强防范措施。在办理银行保函过程中,务必核实银行信息、查看保函条款,必要时聘请专业中介机构协助。一旦被骗,要及时报警、冻结账户,收集证据,并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