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履约保函,又称投标保函、履约保函,是一种由金融机构向招标人出具的保证性文件,旨在确保投标人有能力履行招标合同,并承担相应违约责任。投标履约保函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是专门针对投标履约保函纠纷而设立的仲裁机构。
**仲裁委员会的成立和职能**
仲裁委员会由招标行业代表、投标人代表、保险行业代表、仲裁专家共同组成。仲裁委员会的职能主要包括:
受理投标履约保函纠纷案件 组织仲裁庭进行仲裁 对仲裁庭作出的裁决进行监督和执行**投标履约保函纠纷案件的受理**
仲裁委员会受理的投标履约保函纠纷案件,主要包括:
投标人与招标人之间的履约能力保证纠纷 投标人与承保机构之间的保函出具与支付纠纷 招标人和承保机构之间的保函责任纠纷**仲裁程序**
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程序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并结合投标履约保函仲裁的具体特点进行了相关规定。主要仲裁程序包括:
当事人提交仲裁申请 仲裁委员会审查受理 组成仲裁庭 开庭审理 制作仲裁裁决**仲裁裁决的效力**
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履行裁决的内容。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查,裁决违反法律规定的,应当予以撤销或变更。
**仲裁费用**
仲裁费用由当事人承担。仲裁费用包括仲裁费、仲裁员报酬费和相关费用。仲裁委员会应当在仲裁费收取标准范围内收取仲裁费用。
**仲裁委员会的意义**
投标履约保函仲裁委员会的设立,具有以下意义:
为当事人提供了便捷、高效、公正的纠纷解决渠道 规范了投标履约保函仲裁程序,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促进了招标行业和投标人之间的诚信合作总之,投标履约保函仲裁委员会的成立,为投标履约保函纠纷的解决提供了专业的平台,促进了招标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