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制度改革,在前期大力推行银行保函、工程担保公司保函替代现金缴纳保证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消了必须缴纳履约保证金的规定,这无疑是建筑业的一大政策利好。
长期以来,建筑业一直存在着保证金制度,其中履约保证金是金额最大、缴纳时间最长的一项。履约保证金制度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防止承包方违约。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传统的现金缴纳履约保证金的方式却给建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资金压力,同时也增加了项目投资成本。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优化建筑业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住建部近年来持续推进保证金制度改革,逐步取消或降低各种保证金的缴纳比例,并鼓励使用保函等方式替代现金缴纳保证金。
2023年,住建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了不再强制要求建设单位收取履约保证金,标志着建筑业告别了必须缴纳履约保证金的时代。
《通知》对不再缴纳履约保函的规定做出了详细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新规适用于所有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其中,政府投资项目、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项目,以及使用国有资金投资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项目,应率先执行。
《通知》明确规定,建设单位不得强制要求承包单位提供履约保证金。这意味着,履约保证金的缴纳与否,将由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双方协商确定。
虽然不再强制要求缴纳履约保证金,但《通知》鼓励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采用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工程担保公司担保、银行保函等替代方式,以保障工程顺利实施。
《通知》强调,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加强对保证金制度改革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规收取保证金行为,确保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住建部取消强制缴纳履约保证金的规定,是近年来建筑业领域最具突破性的一项改革举措,对行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取消强制缴纳履约保证金,将有效减轻建筑企业的资金压力,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让企业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项目建设和技术创新中去,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规的出台将进一步优化建筑业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不再强制缴纳履约保证金,将倒逼建筑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推动行业向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方向转型升级。
住建部取消强制缴纳履约保证金的规定,是深化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相信随着新规的贯彻落实,建筑业将迎来更加规范、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