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保函是投标人在投标时向招标方提交的担保文件,以保证投标人若中标后未能履行合同义务,招标方可以向银行索赔相应金额。投标保函追索是指招标方在投标人中标后,因投标人未能履行合同义务而向出具投标保函的银行索赔的行为。
招标方追索投标保函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投标人中标后未能履行合同义务。 招标文件的规定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函。 投标保函被银行予以承兑。 招标方按投标保函规定的条件向银行提出索赔申请。招标方追索投标保函的程序如下:
招标方发现投标人中标后未能履行合同义务。 招标方出具催告函或违约通知书,要求投标人履行合同义务。 投标人未在催告或通知规定期限内履行合同义务。 招标方向出具投标保函的银行提交索赔申请,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合同、催告函/违约通知书、投标保函副本等。 银行审查招标方的索赔申请和证明材料,并在审核通过后将索赔金额支付给招标方。在投标保函追索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如下争议:
投标人异议:投标人可能对招标方提出的索赔提出异议,认为自己并没有违约或履约存在不可抗力等因素。 银行拒赔:银行可能因为招标方的索赔条件不符合投标保函的规定,或投标人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履行了合同义务而拒赔。 索赔金额争议:招标方与银行之间可能存在索赔金额争议,如招标方认为银行索赔金额过低或银行认为招标方索赔金额过高。为了有效应对投标保函追索,建议招标方采取以下措施:
仔细审查投标文件:明确投标保函的要求和追索条件。 及时向投标人催告或发出违约通知:在投标人中标后未能履行合同义务时,及时向投标人发出催告函或违约通知书。 充分收集证据材料:保留合同、催告函/违约通知书、投标人履约情况等证据材料。 选择信誉良好的银行:选择信誉良好、资信实力强的银行出具投标保函。对于投标人而言,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避免投标保函被追索:
认真履行合同义务: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避免出现合同违约情况。 及时向招标方解释说明: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客观原因导致未能履行合同义务,及时向招标方进行解释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谨慎应对招标方的催告或违约通知:如果收到招标方的催告函或违约通知书,应及时采取措施回应,避免损害自己的权利。投标保函追索是招标过程中常见的重要法律行为,招标方和投标人应充分了解投标保函追索的条件、程序、争议和应对措施,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合理使用投标保函并严格履行合同义务,可以有效避免或解决投标保函追索争议,保障投标过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