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履约保函是一种由银行或保险公司为承包商开立的担保文件,保证承包商履行合同义务。如果承包商违约,则担保机构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工程履约保函费用是承包商向担保机构支付的费用,用于担保机构承担履约保证责任。
工程履约保函费用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保费:保费是担保机构为承包商提供履约担保所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补偿担保机构承担履约风险的成本。
手续费:手续费是担保机构为开立保函、审查合同、提供咨询等服务所收取的费用。
风险准备金:风险准备金是担保机构为应对潜在的赔偿风险而收取的费用,通常按保额的一定比例收取.
印花税:印花税是国家对某些合同文件征收的税款,工程履约保函作为担保合同也需要缴纳印花税,通常按照保函金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工程履约保函费用的结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次性结算:承包商在保函开立之初一次性支付全部费用,此种方式结算简单,但对承包商的资金周转可能造成较大的压力。
分期结算:承包商可以分期支付保函费用,如在保函开立时支付一部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再分期支付,此种方式可以减轻承包商的资金压力,但可能会产生额外的利息成本。
依比例结算:保函费用可以根据合同履行的进度按比例支付,如在合同履行的某个阶段支付相应比例的保函费用,此种方式与合同履行的进度相挂钩,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承包商的资金占用。
随借随还结算:承包商只有在向担保机构申请履约保证时才支付相应费用,此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承包商的资金成本,但对担保机构的履约风险控制能力要求较高。工程履约保函费用除了主要由其组成部分决定外,还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承包商的履约能力:承包商的履约能力强,担保机构的履约风险较低,保函费用也相对较低。
合同金额和履约期限:合同金额越大,履约期限越长,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越大,保函费用也越高.
担保机构的资质和评级:资质和评级高的担保机构,其履约担保能力更强,保函费用也相对较高。
市场供需情况:当市场上履约保函需求旺盛时,保函费用也会相应提高。承包商在管理工程履约保函费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承包商的资金状况,选择合适的保函费用结算方式,以平衡保函费用的支出和资金周转的需求。
合理控制履约风险:加强合同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提高履约能力,降低担保机构的履约风险,从而减少保函费用支出。
多家询价,选择合适担保机构:向多家担保机构询价,比较不同的保函费用和服务水平,选择资信好、服务优质、费用合理的担保机构。
做好保函费用的预算:在工程投标前,对保函费用进行充分的预算,并将其纳入工程成本中,避免因保函费用支出超标而影响工程项目的利润率。
做好保函费用的核算和管理:将保函费用作为工程项目的直接成本进行核算和管理,加强保函费用的支出管理,节约保函费用的支出。通过对工程履约保函费用的合理结算和管理,承包商可以有效控制保函费用的支出,提高工程项目的利润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