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下,招投标是一种常见的项目承揽方式。而投标保证,是招投标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投标保证金的形式一般有现金、支票、银行汇票和保函等。其中,保函是比较特殊的一种。
所谓保函,是指保证人(通常是银行)应保证申请人的请求,对受益人作出的一种书面承诺,保证人无条件或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在受益人提出要求时,即向受益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款项。
在招投标活动中,投标人向招标人提供的投标保证函,通常被称为“招标投标保证函”或“投标保函”。投标人通过投标保函,保证其在投标过程中遵守招标文件的规定,不出具虚假文件,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不扰乱招标秩序,不损害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
那么,在招投标活动中,投标人选择投标保函作为投标保证形式,有哪些好处呢?
提高投标效率投标保函由银行出具,投标人只需向银行提供相关资料,银行便可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出具投函保函。投标人无需提前准备大量资金或资产,也无需在投标前将保证金资金支付给招标人,从而节省了投标准备时间,提高了投标效率。
降低投标成本投标保函一般不需要缴纳费用,投标人只需向银行提供一定的担保或质押,便可申请开立投标保函。而现金、支票等形式的保证金,通常需要投标人提前准备大量资金或资产,不仅占用资金,而且可能产生财务费用,增加了投标成本。
提升投标信誉投标保函由银行出具,代表了银行对投标人的信誉背书,能够提升投标人在招标人面前的信誉度和可信度,增加中标的可能性。
减少资金占用投标保函一般不需要实际缴纳保证金,只需提供一定的担保或质押,便可申请开立。而现金、支票等形式的保证金,通常需要投标人实际缴纳一笔资金,占用了投标人的资金流动性。对于投标人来说,减少资金占用,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缓解资金压力。
规避风险投标保函由银行出具,由银行承担保证责任。如果投标人中标,银行无需承担任何责任;如果投标人未中标,银行将向招标人退还投标保函,投标人无需承担任何损失。而现金、支票等形式的保证金,如果投标人未中标,通常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才能退还保证金,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投标保函也不是毫无缺点。投标保函由银行出具,银行通常会要求投标人提供一定的担保或质押,如果投标人无法提供,将无法申请开立投标保函。此外,银行在出具投标保函时,通常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增加了投标人的成本。
综上所述,投标保函作为一种投标保证形式,具有诸多优点,是投标人参与招投标活动时一种值得选择的方式。但投标人也需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投标保证形式,以提高投标效率,降低投标成本,提升投标信誉,规避投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