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建设领域的用工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施工企业自有职工逐渐减少,工程建设项目所需的用工,主要通过劳务公司或包工头来完成。在这种用工模式下,如何保障农民工工资的按时足额支付,成为建设领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的规范管理,逐步建立起以建筑业实名制管理为基础、以分账管理为核心、以银行专户为支撑、以总包代发为原则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实践中,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仍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施工企业垫资压力大、资金链紧张,以及建设市场秩序不规范、层层转包等导致的。
在此背景下,一种新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模式——农民工工资支付履约保函应运而生。
何为农民工工资支付履约保函?
农民工工资支付履约保函,是指银行应施工企业申请,保证其在劳务用工合同项下按时、足额向农民工支付工资的书面承诺。
农民工工资支付履约保函的出现,为农民工工资支付增添了一道“安全阀”。施工企业向银行申请保函,银行对施工企业的履约能力进行审核,确认其具备履约能力后出具保函,施工企业以此取得劳务用工资格,并按约定向农民工支付工资。如果施工企业未按时足额支付工资,银行将根据保函约定,向农民工支付工资,从而保证农民工工资的及时发放。
农民工工资支付履约保函具有哪些优势?
首先,有利于保障农民工工资的及时足额支付。施工企业通过银行出具的保函,可以向劳务公司或包工头证明自己的履约能力,增强对方对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信心。同时,银行作为担保方,有能力和意愿及时履行保函约定,确保农民工工资得到及时足额支付。
其次,有利于规范劳务用工市场秩序。通过农民工工资支付履约保函,施工企业的用工能力和信用状况将得到有效审核,劳务公司或包工头可以根据保函判断施工企业的用工资质,择优选择施工企业,从而促进劳务用工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
此外,有利于减轻施工企业资金压力。施工企业通过银行出具的保函,可以向劳务公司或包工头证明自己的资金实力和履约能力,减少预付款或保证金,从而降低资金压力,缓解资金链紧张的问题。
如何推动农民工工资支付履约保函的推广应用?
首先,加强政策支持。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施工企业使用农民工工资支付履约保函的条件、程序和要求,鼓励施工企业通过银行保函的方式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其次,强化部门协同。建设、人社、金融等部门应加强协同配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推动农民工工资支付履约保函的推广应用。建设部门应将施工企业使用农民工工资支付履约保函的情况纳入信用评价体系,作为企业资质评定的重要参考;人社部门应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金融部门应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为施工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保函服务。
此外,提升施工企业的履约意识。施工企业应充分认识到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的重要性,主动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合作,提升自身履约能力和信用水平,积极使用农民工工资支付履约保函,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的及时足额支付。
总之,农民工工资支付履约保函的推广应用,是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支付的重要手段,是规范劳务用工市场秩序的有效途径,也是减轻施工企业资金压力的有益尝试。有关部门、施工企业、银行等各方应加强协同配合,共同推动农民工工资支付履约保函的广泛应用,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