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一兄弟,他有个朋友是做生意的,有一回跟他打听起银行保函的事,说起自己吃了个哑巴亏,亏得他一肚子火,却又无可奈何。兄弟听完之后,觉得这事儿确实憋屈,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看看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猫腻。
兄弟的朋友,我们叫他甲哥。甲哥做生意多年,见多识广,这次却碰了个钉子。原来,甲哥之前跟一家公司有合作,双方在合作协议中约定,如果该公司,我们叫它乙公司,如果不能如约履行义务,就需要向甲哥支付一笔违约金。为了确保乙公司能信守承诺,双方还特地约定,由乙公司向银行申请一份保函,作为担保。
这保函说白了就是乙公司向银行申请,由银行出面保证乙公司会履行协议义务。如果乙公司违约了,银行就顶上,把保函金额赔付给甲哥,作为补偿。这不就是有个老话嘛,叫“亲兄弟明算账,大生意讲规矩”。大家都本着诚信合作的原则,约定好了这些条款,甲哥也就放心地跟乙公司合作了。
可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却远远没有甲哥想的那么简单。合作了一段时间后,乙公司确实没能履行协议,违约了。甲哥跟乙公司协商,要求他们按照约定赔付违约金,结果乙公司却拖拖拉拉,各种推脱,就是不给钱。甲哥没办法,只好拿着银行的保函,去找银行要说法。
他心里想着,乙公司不靠谱,好在还有银行兜底,这保函金额能要回来,自己也就没什么损失了。可银行却跟甲哥说,对不住啊,这保函已经失效了,我们不能赔付你啥钱了。甲哥一听,火不打一处来,这保函明明是好好的,怎么就失效了呢?这时候,银行的人才慢慢道出其中原由。
原来,乙公司在申请保函的时候,是向银行承诺,会定期存入一笔钱到银行,作为保函的保证金。这保证金的存在,就是为了确保乙公司有能力承担保函的赔付金额。如果乙公司违约了,银行就可以直接用这笔保证金来赔付甲哥。这就好比咱们平时买保险,要交保费一样,也是个规矩。
可乙公司后来资金链出了问题,没能按时存入保证金,导致保函的保证金账户是空的。银行发现后,通知乙公司赶紧补交,可乙公司却一直拖着,迟迟不交钱。银行没办法,只能宣布保函失效。这就好比你买保险,可没按时交保费,保险公司就不认账了。
甲哥一听,更生气了。他觉得乙公司和银行都在耍自己,气冲冲地去找乙公司理论,可乙公司却一脸无辜,说自己资金周转不过来,没办法交保证金,让甲哥理解一下。甲哥这才明白,原来乙公司是真没钱了,自己这保函金额是要不回来了。
这下,甲哥是彻底亏大了。不仅跟乙公司的合作没了下文,连本该拿到的违约金和保函赔付金额都没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亏得他心疼不已。可这时候,甲哥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之前太大意了,吃亏上当也只能怪自己。
原来,在申请保函的时候,乙公司和银行之间是有约定的。银行会定期检查保证金账户,如果发现保证金不足,会通知乙公司补交。可乙公司如果迟迟不交,银行也不能一直等着,因为这牵扯到银行自己的信誉和风险。所以,银行会给乙公司一个宽限期,比如一个月,让乙公司赶紧想办法筹钱。
如果一个月后,乙公司还是交不上保证金,银行就有权宣布保函失效。这就好比你欠银行钱,银行会给你机会还钱,可你一直不还,银行就会把你拉进黑名单。可甲哥之前根本不知道这事,乙公司也没跟他提过,他一直以为保函是靠谱的,没想到关键时刻却不管用了。
这下,甲哥是彻底明白了,也后悔了。他后悔自己做生意不够谨慎,没好好调查乙公司的背景和资金情况,也没仔细研究保函的条款和约定。如果他早点发现乙公司资金出了问题,早点采取措施,可能就不会亏这么多了。
这件事给甲哥的教训是深刻的,也给我们大家提了个醒。做生意,讲究诚信,也讲究谨慎。合同条款、银行保函,这些都是有规矩可循的,可也不是万能的。要是对方没钱了,光靠一张纸,是拿不回咱们的血汗钱的。所以,大家在做生意的时候,一定要睁大眼睛,多留个心眼,别吃了亏还摸不着门道,那可就太憋屈了。
这就是甲哥的保函故事,也是一个警醒。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在生意场上越走越稳,少吃亏,多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