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藏自治区建设厅联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乡村振兴局、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西藏银保监局等部门,在全区工程建设领域积极推动履约保函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保障工程建设项目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力地支持了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何为履约保函?
履约保函,是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应保证人或担保人的申请,保证其在与第三方签订的合同中履行义务,由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出具给第三方的一种书面承诺。举个例子,在工程建设领域,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施工企业向建设单位提供履约保函,承诺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如果施工企业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将根据履约保函的约定,向建设单位支付一定金额的赔付款。
西藏自治区推动履约保函制度的背景和意义
工程建设项目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材料供应商等。在传统工程担保方式中,施工单位通常需要向建设单位提供保证金或银行保函,以确保其履行施工合同。但是,传统的保证金方式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保证金占用了施工单位大量资金,影响了施工单位的资金周转和正常经营。其次,银行保函的办理手续较为繁琐,且银行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和信用要求较高,一些小型施工单位可能无法获得银行保函。再次,传统的保证金方式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工程纠纷,可能导致工程项目停工或延期,影响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因此,西藏自治区推动履约保函制度,是工程建设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与传统的保证金方式相比,履约保函具有以下优势:
(一)减少资金占用,缓解施工单位资金压力
履约保函由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出具,施工单位无需提供现金保证金,从而减少了资金占用,缓解了施工单位的资金压力。施工单位可以将原本用于保证金的资金投入到其他生产经营活动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简化办理手续,提高工程项目进度
履约保函的办理手续较为简便,施工单位只需向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必要的资料和申请,无需经过复杂的审批流程。这有助于加快工程项目的进度,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三)提供专业担保,有效保障各方权益
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第三方担保机构,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专业能力。它们通过对施工单位的资信评估和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保障建设单位的权益。与传统的保证金方式相比,履约保函由专业机构提供担保,更能让建设单位放心,减少工程纠纷的发生。(四)促进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
履约保函打破了传统的保证金模式,为小型施工单位提供了新的担保方式。一些小型施工单位由于资金有限,可能无法提供大额的保证金,从而失去参与工程项目的机会。履约保函的推行,为小型施工单位提供了新的选择,促进了工程建设领域的公平竞争,优化了营商环境。西藏自治区推动履约保函制度的措施和成效
西藏自治区各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履约保函制度,采取了多项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和宣传引导。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乡村振兴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工程建设领域推动履约保函制度的通知》,明确了推行履约保函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和工作要求,为全区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履约保函提供了政策支持。西藏自治区建设厅等部门,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培训宣讲等方式,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宣传引导,提高了对履约保函制度的认识和了解。
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和协调联动。西藏自治区建设厅牵头,建立工程建设领域推动履约保函制度工作机制,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分工和协作配合机制,加强了统筹协调。西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西藏银保监局等部门,积极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保险业金融机构,加强履约保函业务的创新和规范,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是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西藏自治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保险业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履约保函业务,推出了多种形式的履约保函产品,包括工程履约保函、预付款履约保函、质量保修履约保函等,以满足不同工程项目的需求。同时,简化办理流程,优化服务模式,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四是加强风险管控和信用管理。西藏自治区建设厅等部门,加强对履约保函业务的风险管控,建立健全了履约保函风险防范机制,明确了各方责任和义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同时,加强信用管理,将履约保函的出具和使用纳入信用管理体系,对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维护了市场秩序。
西藏自治区推动履约保函制度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借鉴
在西藏自治区推动履约保函制度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西藏自治区各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建立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统筹推进履约保函制度的实施。这确保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避免了政策和监管的碎片化,形成了工作合力。
二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西藏自治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保险业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履约保函业务,推出了多种形式的履约保函产品,以满足不同工程项目的需求。同时,简化办理流程,优化服务模式,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三是加强风险管控和信用管理。履约保函业务涉及金融风险和信用风险,西藏自治区各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控,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同时,将履约保函的出具和使用纳入信用管理体系,对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维护了市场秩序。
四是加大宣传培训和政策支持。西藏自治区各相关部门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培训宣讲等方式,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宣传引导,提高了对履约保函制度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印发政策文件,明确工作要求,为推行履约保函制度提供政策支持。
五是推动制度建设和立法保障。西藏自治区各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将履约保函制度纳入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提升其法律效力和实施效果。同时,加强与上位法的衔接,确保履约保函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相一致,为履约保函制度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西藏自治区推动履约保函制度的未来展望和建议
西藏自治区推动履约保函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未来,应继续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创新金融服务,加强风险管控,推动履约保函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和立法保障。推动将履约保函制度纳入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提升其法律效力和实施效果。加强与上位法的衔接,确保履约保函制度与《担保法》《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相一致。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和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更多金融机构参与履约保函业务。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宣传培训,提高对履约保函制度的认识和了解,促进履约保函的广泛应用。
三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保险业金融机构,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和需求,继续创新履约保函产品,开发更多形式的履约保函业务,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简化办理流程,优化服务模式,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四是加强风险管控和信用管理。建立健全履约保函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履约保函业务的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将履约保函的出具和使用纳入信用管理体系,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对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维护市场秩序。
五是推动信息共享和数据联通。建立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履约保函信息、企业信用信息等数据的互联互通。这有助于金融机构及时掌握企业信用状况,准确评估风险,也有助于建设单位选择有资质有信誉的施工单位,防范工程风险。
总之,西藏自治区推动履约保函制度,是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创新金融服务、加强风险管控、加大政策支持等措施,履约保函制度在西藏自治区取得了较好成效。未来,应继续推动制度建设和立法保障,加强信息共享和数据联通,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履约保函制度,为工程建设领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和信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