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前几天有朋友问我一个问题:“银行开具保函,要缴哪些税?”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其实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一些专业知识才能说清楚。今天就来详细聊聊银行保函的税率问题,以及相关的一些注意事项。相信看完后,你会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银行保函。
银行保函,是银行应客户申请开立的、保证在一定条件下履行义务的一种信用凭证。简单来说,就是银行向保函的受益人承诺,如果开立保函的一方(即保函申请人)未能履行其义务,银行将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按照保函的规定进行赔偿或付款。
银行保函主要包括几种类型:
履约保函:保证在交易中一方履行合同义务,如一方违约,银行将承担相应的损失。
支付保函:保证在一定条件下,银行将向受益人支付一定的金额。常见于国际贸易中,买方开立支付保函,保证在收到货物后按时付款。
投标保函:保证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参加投标,如中标后拒绝与采购人签订合同,银行将赔偿招标人造成的损失。
预付款保函:保证在预付款情况下,如供应商未能履行合同,银行将退还预付款并赔偿相应损失。
质量保函: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如出现质量问题,银行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银行保函是银行业的一项重要业务,在国际贸易、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那银行开立保函要缴哪些税呢?
其实,银行开立保函本身是不需要缴税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与保函相关的各方完全不需要缴税。
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银行开立保函,本身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为在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银行开立保函不属于上述范围。
此外,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61号)附件1:《营业税免税服务项目》第(三十三)项规定:“金融企业提供信用证、保函服务”,属于免征营业税的范围。
因此,银行开立保函时,不需要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
对于保函的申请人来说,可能需要缴纳一些税费,但这取决于保函的类型和申请人的具体情况。
我国《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在境内书立、领受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和其他经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印花税。
在保函中,申请人和银行之间签订的保函协议,以及保函的受益人和申请人之间签订的相关合同,都可能需要缴纳印花税。
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的规定,保函协议按“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业金融机构、证券业金融机构签发的金融票据”税目缴纳印花税,税率为万分之零点五。
而保函相关的合同,如履约合同、支付合同等,可能按“财产租赁合同、财产抵押合同、财产质押合同”税目缴纳印花税,税率为千分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在不同情况下有所不同。如在财产租赁合同中,纳税义务人为合同双方,由双方分别按印花税票面额的一半贴花;而在财产抵押合同中,纳税义务人为抵押人,由抵押人贴花。
对于保函申请人来说,可能需要关注的是企业所得税。
如果申请人因为未能履行合同义务,导致银行根据保函承担了相应责任,银行可能会要求申请人赔偿损失。在这种情况下,申请人需要判断这笔赔偿支出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业务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而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1号)第一条规定,企业因自身原因导致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等其他单位或个人对其进行罚款、处罚金、违约金、损害赔偿等支出,不属于合理的业务费用或损失,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因此,如果申请人因为自身原因未能履行合同义务,导致银行赔偿损失,这部分支出不属于合理的业务费用,不能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但如果申请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这部分支出属于合理的业务费用,如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那么这部分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此外,如果申请人是以保函方式提供履约担保的,在保函有效期内,不需要计提保证金或存入履约保证金,也就不存在保证金利息支出。这可以减少申请人的财务费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税负。
综上所述,银行开立保函本身不需要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但保函的申请人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缴纳印花税和企业所得税。在实际业务中,保函的税率问题还涉及很多细节和变动,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了解银行保函的税率问题,但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若有具体业务需求,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相关部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