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工程承包在商海中算是常见的事儿了,但其中又分主承包、分包,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分包这事儿。
在工程分包中,常常会涉及到预付款,作为分包商,肯定希望甲方先给点儿预付款来启动项目,但作为甲方,可能又会担心这预付款万一被分包商拿去了做别的生意,或者干脆跑路了怎么办?这时候,履约保函就派上用场了。
什么是履约保函?
履约保函,就是由银行出具的一份担保函,保证分包商能够履行合同。如果分包商没能按时按质完成合同,银行就会代为赔偿甲方损失。这么一来,甲方自然放心多了,预付款也就能顺利到账了。那履约保函怎么操作呢?
首先,分包商要和甲方签订分包合同,合同中要明确预付款的数额和支付时间。然后,分包商向银行申请开立履约保函,银行会审查分包商的资信情况和担保能力,如果符合条件,就会同意开立履约保函。履约保函开立后,甲方就可以放心地支付预付款了。如果分包商一切顺利,按时按质完成了合同,那履约保函自然就失效了,大家皆大欢喜。但要是分包商没能履行合同,那银行可就要代为赔偿甲方的损失了。当然,银行也会从分包商那儿追偿,所以作为分包商,可千万别想着拿了预付款就跑路,银行可不是好糊弄的。
那银行开立履约保函,是不是就要收分包商的钱呢?
这就要说到两个概念了:担保费和保证金。担保费,是银行开立履约保函收取的一笔费用,一般是根据担保金额和担保期限来计算的。这笔费用可不便宜,往往是担保金额的几个点,而且是一年一收,直到合同结束。所以,作为分包商,要好好考虑一下开立履保函的成本问题。
保证金,是分包商向银行支付的一笔资金,作为开立履约保函的担保。这笔钱一般是不算进履约保函的担保金额里的,也就是说,开立一份100万的履约保函,除了要支付担保费,可能还要冻结几十万的保证金。这笔钱在履约保函失效后可以退还,但要是分包商没能履约,那这笔钱可就不够甲方赔偿的了。
说了这么多,履约保函是不是就万无一失了呢?
其实不然,履约保函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首先,是银行的风险。如果分包商没能履约,银行要赔偿甲方的损失,但分包商可能没钱偿还银行,这就造成了银行的损失。所以,银行在开立履约保函时,会严格审查分包商的资信情况,以防范风险。
其次,是分包商的风险。如果分包商没能履约,不仅要赔偿甲方的损失,还要偿还银行的担保费和保证金,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更糟糕的是,如果分包商资不抵债,那可能就要破产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甲方的风险。履约保函只是保证了甲方预付款的安全,但如果分包商没能履约,甲方可能还要面临工期延误、重新招标等各种麻烦,损失可能远远不止预付款那么简单。
所以,履约保函虽然是保障预付款的重要手段,但并不能完全规避风险。作为甲方,在选择分包商时,还是要多加谨慎,不仅要看履约保函,更要看分包商的实力和信誉。作为分包商,在签订分包合同时,也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实力和风险,不要轻易画下狼外婆。
工程分包这事儿,说起来简单,但其中门道还真不少。履约保函只是其中一环,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咱们下回再细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