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事活动中,保证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常见的保证合同、担保外,保函也是一种常见的保证方式。在实践中,我们见到的保函一般都是由银行出具的,因此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保函只能由银行出具,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保函”这事儿。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保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第八十九条的规定:“保函是保证人在保证合同中向受益人作出的履行担保义务的书面承诺。”通俗来讲,保函就是保证人向受益人出具的书面承诺,保证人承诺在特定情况下履行担保义务。
那么,保函由谁出具呢?《担保法》第九十条规定:“银行可以为他人提供保函。银行发出的保函,应当按照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办理。”根据上述规定,银行可以为他人出具保函,但需要按照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办理。这里的“可以”说明银行出具保函是一种选择,而不是必须。也就是说,除了银行之外,其他主体也可以出具保函。
在《担保法》第九十条后半句中,我们可以看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这个词,这里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是指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设立的,负责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进行监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出具保函有什么规定呢?根据《银行保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第二条的规定:“本办法所称银行保函,是指银行应保函申请人的申请,按照一定格式出具的书面承诺,保证在一定条件下为申请人或第三人承担责任的函件。”这里明确了银行保函的定义,也说明了银行保函是一种书面承诺,银行承诺在一定条件下承担责任。
《管理办法》第三条对银行出具保函的条件做了规定,包括:银行出具保函,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银行出具保函,应当遵守审慎原则,合理确定保函金额;银行出具保函,应当与保函申请人直接订立书面合同;银行出具保函,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收取手续费;银行出具保函,应当使用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统一制定的文本格式;银行出具保函,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备案手续等。这些规定明确了银行出具保函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和程序,也强调了审慎原则和风险管理的要求。
除了银行保函之外,其他主体也可以出具保函吗?答案是肯定的。根据《担保法》第八十九条的规定:“自然人、法人可以为他人提供保函。”这里的“自然人、法人”是指除银行之外的其他主体,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也就是说,除了银行之外,企业、个人等主体也可以出具保函。
当非银行主体出具保函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首先,非银行主体出具保函,不适用《管理办法》等针对银行保函的监管规定。其次,非银行主体出具保函,需要遵守《担保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再次,非银行主体出具保函,需要与保函申请人订立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最后,非银行主体出具保函,也要遵守审慎原则,合理确定保函金额,做好风险管理。
综上所述,保函是一种书面承诺,可以由银行或其他主体出具。银行出具保函时,需要遵守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相关规定,非银行主体出具保函时,需要遵守《担保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实际业务中,选择使用保函时,要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主体出具保函,并做好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