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保函费用退不退?
在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是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为了规范招投标活动,保障招标人的合法权益,投标人通常需要提交投标保证金或投标保函。投标保函是由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出具的,对投标人违反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行为承担担保责任的书面承诺。投标保函作为一种信用担保形式,在招投标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投标保函费用退还的问题,却常常引发争议。
一、投标保函费用的性质
投标保函费用,也称为保函手续费或担保费,是指投标人为获得银行或担保公司开具投标保函而支付给金融机构的一定费用。投标保函费用并非法定费用,其收取标准和方式由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的风险评估体系、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自主确定。一般来说,投标保函费用的计算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按照保函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例如0.5%或1%;二是按照保函期限按天计收,例如每天万分之几。
关于投标保函费用的性质,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投标保函费用属于保证金性质,是投标人为了表明参与投标的诚意,防止投标人随意撤回投标文件而缴纳的费用;另一种观点认为,投标保函费用属于担保服务费性质,是金融机构为投标人提供担保服务而收取的合理报酬。
二、投标保函费用的退还规定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于投标保函费用的退还问题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主要参照《招标投标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处理。根据《招标投标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投标保证金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到账,未按规定提交的,视为撤回投标文件。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后,应当及时退还中标人和未中标人的投标保证金。投标保证金和银行同期存款利息属于投标人所有。
由于投标保函费用在法律性质上存在争议,因此其退还问题也存在不同的处理方式。一种观点认为,投标保函费用属于保证金性质,应当参照投标保证金的退还规定进行处理,即在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后,应当及时退还中标人和未中标人的投标保函费用;另一种观点认为,投标保函费用属于担保服务费性质,金融机构已经按照约定为投标人提供了担保服务,无论投标人是否中标,都不应退还投标保函费用。
三、实务中的处理方式及争议焦点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投标保函费用的退还问题,法院一般会根据具体案情,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进行判断:
1. 招标文件的约定:如果招标文件对投标保函费用的退还做出了明确规定,则应按照招标文件的约定进行处理。
2. 投标保函的效力期限:如果投标保函的效力期限已经届满,则投标人有权要求退还投标保函费用。如果投标保函的效力期限尚未届满,则投标人一般无权要求退还投标保函费用。
3. 投标人的过错程度:如果投标人存在违反招标文件规定的行为,例如,投标人无正当理由撤回投标文件,或者中标后拒绝签订合同等,导致招标人无法与其中标人签订合同,则投标人一般无权要求退还投标保函费用。反之,如果投标人不存在任何过错,例如,招标人单方面取消招标,或者中标后因不可抗力等原因无法签订合同,则投标人有权要求退还投标保函费用。
尽管在司法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处理原则,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以及不同法院对投标保函费用性质的认定不同,导致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争议焦点,例如:
1. 关于投标保函费用的性质认定问题:如前所述,目前对于投标保函费用的性质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这种分歧导致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存在不同的裁判思路。
2. 关于投标保函费用的退还主体问题:实践中,通常是由出具保函的金融机构直接向投标人收取保函费用,但对于退还义务主体,法律法规并无明确规定。一种观点认为,如果投标人有权要求退还保函费用,则应由金融机构负责退还;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机构只是代为收取保函费用,如果投标人有权要求退还保函费用,则应由招标人负责退还。
3. 关于投标保函费用的退还时间问题:实践中,对于何时退还投标保函费用也存在不同的操作方式。一种观点认为,投标保函费用应在招标结果公示期结束后立即退还;另一种观点认为,投标保函费用应在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后才能退还。
四、建议与展望
为了规范投标保函费用的收取和退还,维护招标投标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立法机关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投标保函费用的法律性质、收费标准、退还条件、退还程序等内容,为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2. 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自律,制定投标保函费用的行业规范,引导金融机构合理确定收费标准,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3. 招标人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应充分考虑投标人的合理诉求,对投标保函费用的退还做出明确的约定,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争议。
4. 投标人在参与招投标活动时,应认真阅读招标文件,充分了解投标保函费用的收取和退还规则,避免因自身疏忽而造成经济损失。 在今后的实践中,相关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投标保函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为我国的工程建设事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