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保函的相关规定**
**引言** 建设工程保函是保证建设工程项目履约的重要金融工具,是维护建设工程市场秩序、保障各方权益的重要措施。我国对于建设工程保函的规定散见于多部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本文将全面梳理和阐述建设工程保函的相关规定,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概念和法律依据** **1. 概念** 建设工程保函是指发包方(业主)在招标或合同签订时,要求投标人或承包人向发包方提供的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出具的、承诺在承包人违约时按照约定的条款向发包方支付一定金额的保证文件。 **2.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司法解释(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对建设工程保函作出了相应规定。 **种类和适用范围** **1. 种类** 根据担保的内容和用途,建设工程保函主要分为以下种类: * 招标保函 * 投标保函 * 履约保函 * 预付款保函 * 质量保修保函 **2. 适用范围** 建设工程保函主要适用于下列建设工程项目: * 房屋建筑工程 * 市政公用工程 * 交通运输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 * 其他经批准的建设工程项目 **发包方的义务** **1. 明确保函要求** 发包方在招标文件或合同中应当明确保函的种类、金额、担保期限、担保范围等要求。 **2. 保函的审查** 发包方收到承包人提供的保函后,应当及时审查保函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合规性,并要求承包人提供担保机构的资信证明。 **3. 保函的保管和使用** 发包方应当妥善保管保函,并在承包人发生违约时及时向担保机构索赔。 **承包人的义务** **1. 提供保函** 承包人应当根据发包方要求,及时向发包方提供符合要求的保函。 **2. 保证保函的合法性** 承包人提供的保函应当合法有效,不得伪造、涂改或擅自变动。 **3. 履约与配合索赔** 承包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避免发生违约情形。在发包方向担保机构提出索赔时,承包人应当积极配合,提供必要的资料和证据。 **担保机构的义务** **1. 出具保函** 担保机构应当根据承包人的申请,并经过充分审核后,出具符合要求的保函。 **2. 担保履约** 在承包人发生违约时,担保机构应当按照保函约定,向发包方支付约定的金额。 **3. 协助调查** 担保机构应当协助发包方调查承包人的违约情况,并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 **索赔程序** **1. 索赔条件** 发包方在承包人发生下列违约情形时,可以向担保机构索赔: * 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 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质量完成工程 * 向发包方提交虚假资料或者隐瞒重要事实 * 其他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 **2. 索赔通知** 发包方在承包人发生违约后,应当在约定的索赔期内向担保机构发出书面索赔通知,并说明违约事实、金额以及索赔要求。 **3. 索赔材料** 发包方应当提供以下索赔材料: * 建设工程合同 * 保函 * 违约证明材料(如工程验收报告、结算单等) * 索赔金额计算依据 * 其他证明材料 **4. 担保机构的处理** 担保机构收到索赔通知后,应当在收到索赔后的约定时间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及时书面答复发包方。 **免责事由** **1. 法定免责事由** 担保机构在下列情形下可以免除担保责任: * 发包方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合同规定行使索赔权(包括未及时发出索赔通知或未向担保机构提供必要材料) * 承包人违约是由发包方的过错引起的 * 违约超出保函约定的担保范围 * 不可抗力或其他不能合理预见的事件导致违约 * 担保机构未按照发包方要求出具保函的 **2. 合同约定事由** 担保机构与发包方可以在保函中约定其他免责事由,但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配套规定** **1. 保证金** 建设工程保函可以作为工程保证金的形式,发包方可以要求承包人提供保函代替现金保证金。 **2. 保函管理**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保函的管理,制定和发布相关的实施细则,规范保函的出具、使用和管理行为。 **3. 保函争议** 建设工程保函引起的争议,应当按照保函约定和有关法律规定解决。 **结语** 建设工程保函是维护建设工程市场秩序、保障各方权益的重要工具。相关从业人员应当充分了解建设工程保函的相关规定,并按照规定规范保函的出具、使用和管理行为。只有充分发挥建设工程保函的作用,才能促进建设工程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