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约保函是招标人或委托人在工程项目中要求承包人或投标人提供的担保文件,用于保证承包人或投标人履行合同义务。若承包人不交履约保函,则会产生严重后果,影响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承包人不交履约保函,将面临以下后果:
失去中标资格:若承包人在规定时间内未能提交履约保函,招标人有权取消其中标资格并另行确定中标人。 支付违约金:承包人未能交履约保函,可能被视为违约,委托人有权要求其支付违约金。 影响项目进度:履约保函是工程项目的重要保障,承包人不交履约保函,可能导致工程项目无法按时开工或顺利进行。 损害自身信誉:承包人不交履约保函,将损害其在行业内的信誉,影响其在后续项目中的竞争力。如果承包人确实因客观原因无法提交履约保函,可以向招标人或委托人提交书面申请,请求延期提交或免交履约保函。申请内容应包括以下信息:
申请理由:详细说明无法提交履约保函的客观原因,如资金困难、银行审批流程复杂等。 补偿措施:提出替代的履约担保措施,如担保人担保、代管工程款等。 延期时间:申请延期提交履约保函的时间期限,应合理可行。 其他材料: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银行资信证明、担保人资质证明等。在提交申请时,承包人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申请时效:应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提交履约保函时间之前提出申请。 书面形式:申请应以书面形式提交,并加盖公章。 清晰明确:申请理由应清晰明确,不能含糊其辞。 证明材料:提供的证明材料应真实有效,与申请理由相符。 积极沟通:承包人应与招标人或委托人积极沟通,了解审核进度和处理结果。招标人或委托人收到承包人的申请后,将进行以下审核流程:
受理申请:核对申请材料是否齐全,受理申请并立案。 初审资料:审查申请理由是否充分,证明材料是否有效。 现场调查:必要时,进行现场调查或向相关单位了解情况。 审核结论:综合评估申请资料和调查结果,形成审核结论。 处理结果:通知承包人审核结果,并提出是否延期提交或免交履约保函的处理意见。在某些情况下,履约保函不交也有例外处理,具体包括:
政府采购:政府采购中,某些特殊项目或特定情形,委托人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免除履约保函的提供。 工程保函:对于具备履约担保能力的承包人,委托人可以要求其提供工程保函,以代替履约保函。 结算工程款:在特殊情况下,委托人可以同意在不提供履约保函的情况下结算工程款,但需采取必要的风险管控措施。履约保函不交会产生严重后果,承包人应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在无法提交履约保函的情况下,应及时向招标人或委托人提出申请,并提供充分的理由和相对应的补偿措施。招标人或委托人应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依规进行审核处理,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