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投标保函保证金应当归属于"应付账款"科目下的"其他应付款"子科目。
具体原因如下:
符合应付账款的定义:投标保函保证金是一种对外的负债,应付账款是指企业欠付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投标保函保证金与之类似。 不存在其它更合适的科目: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专门针对投标保函保证金设置的科目,因此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将其归属到"其他应付款"子科目是合理的。除了遵循会计准则外,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内部制度对投标保函保证金的入账进行进一步规范。
常见的处理方式有:
另设专项科目:部分企业会另设专项科目,如"投标保函保证金"科目,专门核算投标保函保证金的收支情况,这种方式有利于加强对投标保函保证金的管理。 使用备用金:一些企业可能会将投标保函保证金支付给招标人后,使用备用金暂时代垫,此时备用金科目中的备用金借方发生增加,"其他应付款"科目中的投标保函保证金贷方发生增加。对于投标保函保证金的账务处理,具体分为以下几步:
收到投标保函:收到招标人开具的投标保函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投标保函保证金"科目。 缴纳投标保函保证金:向招标人缴纳投标保函保证金时,借记"其他应付款-投标保函保证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中标:投标人中标后,投标保函保证金转为履约保证金,借记"其他应付款-履约保证金"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投标保函保证金"科目。 履约或退还:项目履约完成后或招标人退还原保函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履约保证金"科目或"其他应付款-投标保函保证金"科目。根据我国现行税法规定,投标保函保证金不属于收入,不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不涉及税务处理。
案例:某企业参加一项工程项目投标,向招标人提交了10万元的投标保函保证金。次月,该企业中标。根据会计准则和企业内部制度,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处理:
收到投标保函时:借:银行存款 100000,贷:其他应付款-投标保函保证金 100000 缴纳投标保函保证金(假设向银行借款缴纳):借:其他应付款-投标保函保证金 10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0 中标后:借:其他应付款-履约保证金 100000,贷:其他应付款-投标保函保证金 100000投标保函保证金的入账处理需要根据会计准则、企业内部制度以及税法规定进行。企业应当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入账原则和账务处理流程,以确保投标保函保证金的规范化管理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