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标过程中,投标保函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保证投标人在中标后履行合同义务,防止投标人恶意弃标或违约。因此,对投标保函的真伪进行检验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谁来检验投标保函的真伪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论述。
投标保函是指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出具的一种书面担保文件,保证投标人在中标后按照招标文件和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投标保函的作用主要包括:
防止投标人恶意弃标或低价中标后违约; 保护招标人的合法权益,促使投标人诚信守约; 保障招标项目的顺利进行。投标保函的检验一般在以下时机进行:
投标截止日期后,招标人对所有符合条件的投标进行资格审查时; 招标人确定中标候选人后,在通知中标候选人中标前; 中标候选人提交履约担保前,作为其履约能力的证明。对投标保函进行检验的主体主要有:
招标人有权对投标保函的真伪进行检验,以确保投标保函的有效性。招标人可以委托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进行检验,也可以自行检验。
投标保函的出具方银行或金融机构有义务对投标保函的真伪进行检验,确保其所出具的投标保函是真实有效的。
招标人或出具方银行无法对投标保函真伪进行自行检验时,可以委托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投标保函检验的方式一般包括:
派员前往出具方银行或金融机构进行实地调查,查阅投标保函原件,核实投标保函的真实性。
通过电话或函件向出具方银行或金融机构核实投标保函的真伪,要求出具方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通过电子数据验证系统查询投标保函的真实性,核实投标保函是否在出具方银行或金融机构的系统中登记备案。
具体检验方式的选择根据投标保函的类型、出具方的情况以及招标人的要求而定。检验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核查投标保函是否由出具方银行或金融机构授权人员签字盖章; 核查投标保函上的印鉴是否与出具方银行或金融机构备案印鉴相符; 核查投标保函的金额、期限、受益人等主要信息是否与招标文件要求相符; 核查投标保函是否含有任何涂改或伪造痕迹。对投标保函进行检验后,检验主体应出具书面检验报告,明确投标保函的真伪和有效性。检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投标保函名称和编号; 出具方银行或金融机构名称; 受益人名称; 金额、期限等主要信息; 检验方式、检验结果和结论; 检验主体名称和授权人员签字盖章。检验结果为真伪有效的,检验主体向招标人出具检验报告。检验结果为无效的,检验主体应及时通知招标人和投标人,并说明无效的原因。
在投标保函检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争议,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途径解决:
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争议,达成一致意见。
当事人对招标人的投标保函检验决定不服的,可以向有权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当事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或者对招标人以外的其他检验主体出具的投标保函检验报告有异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投标保函检验是招标投标活动中一项重要工作,其正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关系到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平、公正和有序进行。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投标保函检验制度,明确检验主体、检验方式和检验结果的处理程序,确保投标保函的真伪和有效性,维护招标投标活动的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