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商业银行保函业务,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商业银行保函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本文将对《办法》中有关监督管理的规定进行详细解读。
《办法》明确了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商业银行保函业务的监督管理职责。其中,银保监会负责制定保函业务监管制度,并对商业银行保函业务实施监督管理;银保监会派出机构在银保监会的授权范围内,负责对辖区内商业银行保函业务实施监督管理。
监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
制定和完善商业银行保函业务监管制度; 对商业银行保函业务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 对商业银行违反保函业务监管规定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其他依法应履行的监督管理职责。为加强对商业银行保函业务的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了以下监督管理措施: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银保监会的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保函业务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保函业务规模和结构; 保函业务风险管理情况; 保函业务重大风险事件; 其他需要披露的信息。《办法》明确了商业银行保函业务的风险监管指标,包括:
保函业务余额与资本净额的比例; 单一客户或关联客户保函业务余额与资本净额的比例; 保函业务代偿率; 其他需要监控的指标。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根据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对其风险监管指标进行调整,并要求商业银行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通过报表、报告、互联网等方式对商业银行保函业务进行非现场监管,主要包括:
分析商业银行保函业务经营状况和风险状况; 评估商业银行保函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监测商业银行保函业务风险监管指标的执行情况; 其他非现场监管措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对商业银行保函业务进行现场检查,主要包括:
检查商业银行保函业务的合规性; 检查商业银行保函业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执行情况; 检查商业银行保函业务风险状况和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其他现场检查内容。《办法》明确了商业银行违反相关规定的法律责任。对于违反《办法》规定的商业银行,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责令改正; 给予警告; 罚款; 限制业务开展; 其他监管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办法》的出台,对于加强商业银行保函业务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规范了商业银行保函业务,明确了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的责任; 加强了对商业银行保函业务的风险管理,防范了金融风险; 维护了金融市场秩序,促进了保函业务的健康发展。商业银行应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办法》的各项规定,加强内部管理,规范保函业务操作,防范和控制风险,并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促进保函业务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