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履约保函是一种常见的担保工具,用于确保承包商或供应商履行为合同规定的义务。本文探讨了履约保函的会计核算方法,包括初始确认、计提亏损准备金和最终结转。
收到履约保函时,应将其确认为一种无息应付负债。负债金额为保函中规定的担保金额。保函应将在资产负债表中报告为流动负债。
分录:
借:履约保函 payable 贷:递延收益如果出现承包商或供应商违约的风险,则企业应计提亏损准备金。亏损准备金的金额为预期的潜在损失金额。准备金应计入损益表,作为合同成本的一部分。
亏损准备金的计提通常基于以下因素:
承包商或供应商的财务状况 合同执行的进度 任何已知的履约问题分录:
借:合同成本 贷:履约保函亏损准备金当履约保函被释放或到期时,应结转递延收益和亏损准备金。如果履约保函没有被利用,则递延收益应全部结转为收入。
如果履约保函已被部分或全部利用,则递延收益应结转为收入或合同成本,具体金额取决于保函的利用情况。同时,亏损准备金也应结转为损益表。
分录:
保函未被利用: 借:递延收益 贷:收入 保函部分利用: 借:递延收益 贷:收入 贷:合同成本 保函全部利用: 借:递延收益 贷:合同成本 亏损准备金结转: 借:履约保函亏损准备金 贷:合同成本 贷:递延收益履约保函的核算可能还涉及以下特殊考虑:
保函发行的保证金:如果发行履约保函需要支付保证金,则保证金应记录为一种资产。 保函费:为获得履约保函而支付的保函费应计入损益表,作为合同成本的一部分。 保函的更新:如果履约保函被更新,则应重新确认初始保函,并计提新的亏损准备金。 减值:如果保函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则应将其减值到公允价值。减值损失应计入损益表。履约保函的核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初始确认、计提亏损准备金和最终结转。正确核算履约保函对于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至关重要。遵循本文概述的原则和指导,企业可以准确反映其履约保函的财务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