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招投标作为一项重要的交易方式,在工程建设、货物采购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然而,一些不法企业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采取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银行保函作为招投标活动中重要的信用担保工具,也受到了围标串标的负面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围标串标对银行保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围标串标是指两个以上的投标人相互串通,或者投标人与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串通,通过协议、约定等方式,在招标投标活动中进行非法操作,排挤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损害招标人利益或者其他投标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围标串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1. **恶意串通**:多个投标人事先约定好中标人,其他投标人提交高于标底或不符合要求的投标文件,以确保预定中标人中标。
2. **虚假投标**:一些不具备投标资格或无意中标的企业,在招标人的授意下参与投标,以营造竞争假象。
3. **内幕交易**: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将招标信息泄露给特定投标人,使其获得不正当竞争优势。
4. **胁迫、利诱**:投标人采用威胁、贿赂等手段,迫使其他投标人放弃投标或修改投标文件。
围标串标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对银行保函业务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1. **增加银行的担保风险**:围标串标导致中标人并非真正的履约能力最强的企业,项目无法正常履约的风险加大,银行承担保函责任的可能性增加。
2. **影响银行的声誉**:一旦银行为涉及围标串标的项目开具的保函被索赔,将损害银行的声誉,影响其业务开展。
3. **加剧银行的经营成本**:为防范围标串标风险,银行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调查和审查,增加了经营成本。
4. **影响银行保函业务的健康发展**:围标串标导致银行对保函业务更加谨慎,可能提高保函费率或减少保函额度,不利于保函业务的健康发展。
为有效防范围标串标对银行保函的负面影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建立健全防范机制:
1. **加强招投标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管力度,完善招投标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2. **提高招标人风险意识**:招标人应提高风险意识,选择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的招标代理机构,规范招标流程,严格评标标准,避免为追求个人利益而串通投标人。
3. **强化银行的风险防控**:银行应加强对保函业务的风险审查,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对涉及围标串标的项目提高警惕。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强风险控制:
a. 严格审查投标企业的资质和财务状况,了解其过往业绩和信誉状况。
b. 对投标文件进行仔细审查,特别是对明显低于成本价的报价保持警惕。
c. 加强与同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围标串标企业黑名单。
d. 加强对保函业务的法律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4.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抵制围标串标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可以建立行业信息共享机制,帮助银行识别潜在风险。
围标串标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毒瘤,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对银行保函业务造成了严重危害。防范围标串标需要政府、企业、银行等多方共同努力,构建起“不敢串、不能串、不想串”的长效机制,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