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建设领域,投标保函是保障招投标活动公平、公正、公开进行的重要手段之一。投标人通过向银行或担保公司申请开具投标保函,向招标人提供履约保证,避免投标人中标后放弃中标或不签署合同等违约行为,维护招标人的合法权益。本文将详细介绍投标保函的写作规范、注意事项及相关内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投标保函。
投标保函作为一种正式的法律文书,其内容必须完整、准确,格式规范。一份标准的投标保函通常包含以下要素:
标题:明确标明“投标保函”。 保函编号:由担保机构编制,用于区分不同的保函。 日期:填写保函开立的日期。 当事人信息: 受益人:即招标人,填写招标人的全称、地址、联系方式等。 申请人:即投标人,填写投标人的全称、地址、联系方式等。 担保人:即出具保函的银行或担保公司,填写担保机构的全称、地址、联系方式等。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填写招标项目的全称。 招标编号/项目编号:填写招标公告或招标文件中规定的项目编号。 保函金额:应使用大写数字明确表示,并与招标文件要求的金额一致。 保函期限:明确保函的生效日期和失效日期,通常应涵盖从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日起至投标有效期结束后的合理时间段。 担保事项: 明确担保申请人按照招标文件规定参加投标活动。 担保申请人在中标后,按照规定时间和要求签署合同并提交履约担保。 如果申请人违反上述承诺,担保人将按照受益人的要求,在收到受益人 first demand guarantee 的书面索赔后,无条件地向受益人支付不超过保函金额的款项。 索赔依据:明确规定受益人提出索赔的条件和所需提供的文件资料,例如:中标通知书、放弃中标声明、拒绝签署合同的证明等。 免责条款:列明担保人在哪些情况下可以免除或部分免除担保责任,例如:不可抗力、受益人过错等。 争议解决方式:约定解决双方争议的方式,例如:协商、仲裁、诉讼等。 担保机构签字盖章:由担保机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并加盖担保机构公章,以保证保函的法律效力。在撰写投标保函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使用规范的格式和语言。投标保函是正式的法律文件,语言表达要准确、严谨,避免使用口语化或模糊不清的表述。建议参考银行或担保公司提供的标准格式进行撰写。 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保函中涉及的当事人信息、项目信息、金额、期限等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招标文件要求一致,避免出现错漏或不符的情况。 注意保函期限的衔接。保函的生效日期和失效日期要与招标文件要求相符,并与后续的履约保函做好衔接,避免出现担保责任的空档期。 仔细阅读担保条款。投标人应仔细阅读和理解担保条款,特别是免责条款和索赔依据等内容,明确自身权利和义务,避免因理解偏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妥善保管保函正本。投标人应妥善保管保函正本,并在提交投标文件时按要求提供。同时,也要注意保函的有效期限,避免因过期而失效。1. 投标保函可以由哪些机构出具?
一般情况下,投标保函可以由符合条件的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出具。具体要求可以参考招标文件中的规定。2. 投标保函的费用是多少?
投标保函的费用通常由担保金额、担保期限、担保机构的收费标准等因素决定。具体费用需要向担保机构咨询。3. 投标保函的有效期是多久?
投标保函的有效期应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确定,通常应涵盖从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日起至投标有效期结束后的合理时间段,以确保招标人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评标和合同签订等工作。4. 投标人可以撤回已提交的投标保函吗?
在一般情况下,投标人在提交投标保函后,不能单方面撤回。除非招标文件中有明确规定,或者经招标人同意,否则投标人需要承担违约责任。投标保函是招投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保障招投标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投标人应充分了解投标保函的相关知识,选择合适的担保机构,严格按照要求撰写和提交投标保函,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高中标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