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民工资支付保函:保障农民工权益**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其工资收入事关亿万农民工家庭的生计和福祉。河南省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农民工群体的权益保障至关重要。农民工资支付保函作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重要制度保障,近年来在河南省得到广泛推行。
农民工资支付保函是指由保障机构向农民工出具的一种书面担保,保证用人单位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农民工工资。其主要作用有:
保证农民工及时足额获得工资 降低农民工拖欠工资风险 促进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行为河南省农民工资支付保函适用于下列情形:
从事房屋建筑、市政工程、交通运输、水利工程等行业的农民工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务工且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务合同的农民工河南省农民工资支付保函由河南省农民工工资支付风险基金管理中心负责承保。该中心由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共同出资设立。
河南省农民工资支付保函的保障额度根据项目合同金额和农民工人数确定,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用人单位申请农民工资支付保函,应向保障机构提交以下资料: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 项目合同书 农民工实名制工资台账 其他必要材料保障机构审核材料后,对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出具农民工资支付保函。
当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时,农民工可以向保障机构申请保障兑付。保障机构按照农民工实名制工资台账核定保障兑付金额,并在15个工作日内兑付给农民工。
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农民工工资的,保障机构有权依法向其追偿。用人单位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农民工资支付保函的,由保障机构解除保障责任,并按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近年来,河南省农民工资支付保函制度得到快速发展,有力保障了农民工工资支付。2023年上半年,河南省共为1600余个项目提供农民工资支付保函,保障农民工工资约130亿元。截至目前,全省累计保障农民工工资超过500亿元。
河南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农民工资支付保函发展。2018年,河南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条例》,明确提出要推行农民工资支付保函制度,并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
河南省成立了河南省农民工工资支付风险基金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农民工资支付保函的承保和管理工作。中心下设市、县分支机构,形成覆盖全省的保障网络。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积极开展农民工资支付保函的宣传推广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向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宣传保函制度,提高其知晓度和使用率。
为进一步提升农民工资支付保障水平,河南省正在积极探索农民工资支付保函创新。
推行电子保函,实现线上申请、线上保障,提高保函办理效率。
探索与工程招投标体系联动,将农民工资支付保函纳入招投标必备材料,进一步强化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责任。
建立用人单位信用评价制度,对守信企业给予优惠利率,对失信企业加大保障费率,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机制。
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科技手段,完善保障信息化管理和保障兑付流程,提高保障效率和透明度。
河南农民工资支付保函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保障措施,有效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河南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未来,河南省将继续创新和完善农民工资支付保函制度,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为亿万农民工家庭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