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履约保函?
履约保函,是保证履约的一种承诺函,也是一种常见的担保方式。它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由一方当事人(申请人)向另一方当事人(受益人)出具的、保证自己或第三方(被保证人)履行合同义务的书面文件。
简单来说,就是我保证我自己(或某某公司)会遵守合同约定,完成合同规定的义务,如果没有做到,那么我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出一定的赔偿或补偿。
履约保函的性质和特点
履约保函是一种独立保证,它和合同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合同是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履约保函则是保证一方会履行合同中的义务。也就是说,即使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履约保函依然有效,保证人仍需承担责任。
履约保函具有强制执行力,也就是说,一旦出现违约行为,受益人可以直接要求出具保函的银行或担保机构进行付款,而无需经过诉讼程序。这和我们常见的保证金制度不同,保证金制度下,保证金一般是由第三方机构托管,出现违约时,还需要经过仲裁或诉讼程序才能决定如何处置保证金。
此外,履约保函一般是不可撤销的,也就是说,保证人开立了保函之后,在受益人没有同意的情况下,是不能随意撤销的。
履约保函能开过去吗?
所谓“开过去”,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申请人希望改变原来的合同约定,比如延长交货期限、调整付款方式等,需要受益人同意并重新签订合同。那么,履约保函能不能随着合同的变更而变更呢?
答案是:可以,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首先,合同的变更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如果合同变更违法或违反公序良俗,那么履约保函是不能随之变更的。
其次,变更后的合同内容不能和原来的合同有本质上的改变。也就是说,合同的变更不能改变履约保函保证的合同义务,如果变更后,履约保函保证的合同义务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那么履约保函是不能随之变更的。
最后,变更后的合同内容必须是在履约保函的保证范围内。也就是说,如果合同变更后,履约保函保证的合同义务超出了原来的范围,那么超出部分是不受履约保函保证的。
举个例子,小明和一家家具店签订合同,购买了一套沙发,合同约定交付货款后30天内交付沙发,家具店向小明开具了履约保函,保证按时交付沙发。后来,由于小明家装修延误,希望延迟交付沙发,双方签订了补充协议,将交付沙发的期限延长至60天。那么,履约保函可以随之变更吗?
答案是可以的。因为合同的变更是合法的,而且变更后的合同内容没有本质上的改变,仍然是在履约保函保证的范围内。
但是,如果小明后来又反悔了,希望将沙发退货,并要求家具店退还货款,那么履约保函是不能随之变更的。因为退货和退款已经超出了履约保函保证的合同义务范围,家具店可以拒绝变更履约保函,小明也不能以履约保函作为退款的依据。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履约保函的变更必须经过受益人同意。也就是说,申请人不能单方面决定变更履约保函,必须和受益人协商一致,取得受益人的同意后,才能变更履约保函。
总的来说,履约保函能不能“开过去”,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合同的变更是否合法有效,变更后的合同内容是否有本质上的改变,变更后的合同内容是否在履约保函保证范围内,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申请人如果希望变更履约保函,需要和受益人充分沟通,协商一致,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