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最近在工作中遇到投标保函和履约保函,所以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这两种担保函的区别~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投标保函和履约保函。
投标保函和履约保函都是担保函的一种,是担保人(一般是银行)应保证人(投标人或承包人)的要求,为被保证人出具的书面担保文件。那么,担保函是什么呢?担保函是指保证人或担保人应保证人的要求,以书面形式向特定的受益人作出的,当保证人未能依约履行合同义务时,担保人将根据担保函的规定承担担保责任的独立担保。
也就是说,投标保函和履约保函都是保证人在投标或合同履行过程中,为保障自己的权益,向银行申请,由银行出具给特定的受益人(一般是招标人或发包人)的担保函。
那么,投标保函和履约保函有什么区别呢?
一、适用范围不同
投标保函一般适用于投标阶段,是投标人向招标人提供的投标保证。投标人提供投标保函,是为了保证其在投标过程中遵守招标文件的规定,如果投标人中标后放弃中标、不与招标人签订合同,招标人可以按照投标保函的规定要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
履约保函一般适用于合同履行阶段,是承包人向发包人提供的履约保证。承包人提供履约保函,是为了保证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遵守合同的规定,如果承包人未按合同履行义务,发包人可以按照履约保函的规定要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
二、担保内容不同
投标保函的担保内容一般包括:投标人按时参加投标、投标人遵守招标文件的规定、投标人未被列入失信名单等。投标保函的目的是保证投标人遵守招标文件的规定,维护招标人的合法权益。
履约保函的担保内容一般包括:承包人按时履行合同、承包人履行合同义务符合质量要求、承包人承担违约责任等。履约保函的目的是保证承包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维护发包人的合法权益。
三、担保期限不同
投标保函的担保期限一般为投标截止日期或中标通知书签收日期之后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被称为“保函有效期”。如果投标人在保函有效期内出现违约行为,招标人可以要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
履约保函的担保期限一般为合同履行期限或合同约定的保修期,如果承包人在合同履行期限或保修期内出现违约行为,发包人可以要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
四、担保金额不同
投标保函的担保金额一般为投标保证金金额,即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提交的保证金数额。如果投标人出现违约行为,招标人可以要求担保人赔偿投标保证金。
履约保函的担保金额一般为合同金额的一定比例,如10%或20%,也可以是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数额。如果承包人出现违约行为,发包人可以要求担保人赔偿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或实际损失。
五、出具要求不同
投标保函和履约保函的出具一般都有以下要求:
保证人或担保人必须有能力履行担保责任,如银行必须有足够的资金; 担保函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如担保金额、担保期限、担保范围等; 担保函必须有法律效力,如必须加盖银行公章; 担保函的格式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如采用标准格式。此外,投标保函和履约保函在使用过程中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如必须按照规定使用、不得擅自修改或转让等。
总之,投标保函和履约保函都是担保函的一种,但两者适用范围、担保内容、担保期限、担保金额和出具要求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投标保函一般适用于投标阶段,履约保函一般适用于合同履行阶段。投标保函的担保内容主要是保证投标人遵守招标文件的规定,履约保函的担保内容主要是保证承包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投标保函和履约保函在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维护交易秩序、保障各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