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保函,在国际贸易中,有两兄弟是经常会出场的,他们就是来料加工保函和履约保函。他们各自有自己的“性格”和“作用”,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角色”。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对兄弟。
先来说说哥哥——来料加工保函。
来料加工保函,顾名思义,是与来料加工相关的保函。什么是来料加工呢?来料加工就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方式,国外客户提供原材料、辅料、零件、包装物、设备、技术、资金等,由我国企业提供厂房、劳动力、管理等,进行产品制造、加工、装配等,然后将产品出口给国外客户的一种贸易形式。
在来料加工中,涉及到国外客户提供的各种材料、设备等,这些东西在国际贸易中被称为“暂时进口货物”。它们是暂时进口到我国的,在加工完成后,会随着制成品一起出口到国外。
这时候,来料加工保函就登场了。他是由国外客户向我国海关出具的保函,保证在来料加工合同期满后,会将暂时进口的货物和设备重新出口出境,或者按照规定缴纳进口税款。
来料加工保函,是海关监管的一项重要措施。有了他的保证,海关才允许暂时进口货物的入境,并实施监管。他保证了暂时进口货物不会在我国“定居”,符合海关监管的规定。
来料加工保函,一般是由国外客户委托银行出具给我国海关的。银行作为有信用的第三方,保证了保函的履行能力,也保证了海关的监管效力。
再来说说弟弟——履约保函。
履约保函,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担保工具。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通常会约定各种条款,包括交货时间、质量标准、付款方式等。为了保证这些条款的履行,履约保函就登场了。
履约保函,是由一方合同当事人或第三方出具给另一方合同当事人的保函,保证合同当事人能够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如果出现违约行为,出具保函的一方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赔偿损失等。
履约保函,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安全网”。他保证了合同的顺利履行,降低了交易风险。如果一方出现违约行为,另一方可以要求出具保函的一方承担责任,从而减少损失。
履约保函,也是银行经常出具的保函类型。银行作为有信用的第三方,保证了保函的履行能力,也增强了合同的履行可能性。
来料加工保函和履约保函,虽然是兄弟,但他们的“性格”和“作用”却有所不同。哥哥来料加工保函,是海关监管的助手,保证了暂时进口货物的合规性;弟弟履约保函,是合同履行的保障,保证了交易的安全性。
在国际贸易中,他们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保障着贸易的顺利进行。他们虽然不常“露面”,但他们的存在,却是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实际业务中,来料加工保函和履约保函也常常会“携手合作”。比如,在来料加工业务中,除了海关监管外,来料加工企业也需要向国外客户保证按时交付合格产品。这时,履约保函就可以出场了。他保证了来料加工企业的履约能力,也增强了国外客户的信心。
来料加工保函和履约保函,虽然是“虚拟”的保函,但他们背后却是实实在在的责任和义务。出具保函的一方,必须确保有足够的履行能力,否则将面临巨大的损失和风险。
在国际贸易中,保函是常见的担保工具,除了来料加工保函和履约保函外,还有其他多种类型的保函,如投标保函、预付款保函等。这些保函各有所长,在不同的场景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总之,来料加工保函和履约保函,是国际贸易中的“常客”,他们保证了贸易的合规性和安全性,是贸易顺利进行的“守护者”。在实际业务中,了解和掌握保函的相关知识,对于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业务,规避风险,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