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履约保函这事儿,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生活中,咱们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担保情况,比如请人吃饭,怕跑单,就得提前付钱做个担保;买东西怕被坑,就得找个靠谱的人给你担保;做生意签合同,也常常会要求对方提供担保,以确保合同顺利履行。
那什么是履约保函呢?其实它就是一种担保,是保证合同履行的承诺函。比如我跟你签了个合同,约定好了我卖你一批货,但你不放心我到时候会不会真的给你发货,于是我就可以找一个第三方,让这个第三方向你出具一份履约保函,保证我会按照合同约定把货发给你。如果我没发货,你就可以找这个第三方要钱。
这履约保函听起来似乎很靠谱,但问题也来了,它真的那么靠谱吗?如果我找了一个不靠谱的第三方,或者第三方本身有问题,出了履约保函后跑路了,那这个履约保函还能起作用吗?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履约保函可以不认可吗?
首先,咱们要明白,履约保函本身就是一个合同,是第三方(保证人)与你(受益人)之间设立的一个保证合同。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保证人向债权人(即受益人)保证债务人(即发货方)履行债务,如果债务人没履行,保证人就应该承担保证责任。
那有人要问了,我认可这个履约保函,是不是就等于认可了这个保证合同呢?答案是:也不是那么绝对。
虽然履约保函本身是一份保证合同,但它毕竟是保证人单方面给你发的承诺函,你并没有在上面签字画押,也没有付出任何对价,所以从法律上来说,你只是这个保证合同的要约,而保证人才是承诺。因此,你不认可这个履约保函,在法律上来说是可以的,因为你没有接受对方的要约,自然就不成立保证合同。
但是!虽然你可以不认可履约保函,但这不代表你就高枕无忧了。如果你不认可,那对方很可能会找一个新的保证人重新出具一份履约保函,或者干脆要求债务人提供其他担保方式,总之,对方一定会想办法规避风险。
那你可能要问了,我认可了岂不是更麻烦?万一对方没履约,我找保证人要钱,保证人赖账了怎么办?
确实,这个风险是存在的。所以在认可履约保函之前,你一定要做好尽职调查,了解保证人的资信情况,看看他有没有能力承担保证责任。如果保证人本身就是一些空壳公司,那他的履约保函也就是一纸空文,没有任何意义。
当然,除了调查保证人资信情况之外,你还可以要求对方提供反担保。所谓反担保,就是保证人找一个新的担保人,为自己的保证责任提供担保。这样一来,即使保证人跑路了,你还可以找新的担保人要钱。
另外,在认可履约保函时,你还可以要求对方提供一些附加条款,比如要求保证人提供定期的财务报表,或者在出现纠纷时接受某个特定法院的管辖等。这些条款看似不起眼,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发挥很大作用。
总之,履约保函这事儿,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里面有不少门道和风险。所以,在认可之前,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多方核实,多方考察,必要时还可以找专业律师帮忙尽职调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权益。
最后,咱们再强调一句,在商业合作中,一定要谨慎选择合作伙伴,尽量不要与一些信誉不良、资信不足的企业合作,否则即便有履约保函,也很可能是一场空。所以,在合作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和评估,避免踏入坑坑洼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