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蓬勃发展,工程担保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工程保函作为工程担保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为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工程保函收费标准不统一、不透明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影响了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了规范工程保函收费行为,维护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国家及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工程保函收费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
我国目前关于工程保函收费标准的法律法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项: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该法是规范我国担保活动的基本法律,其中对担保费用的约定作了原则性规定,即担保费应由当事人协商确定,但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该法规定,招标文件中不得包含歧视性条款和排斥潜在投标人的条款,其中包括对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的规定。
3. 《建设工程担保合同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担保合同约定的担保费数额应当合理,并明确了担保费的上限比例。
4. 《关于进一步规范工程担保与保证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建市[2020]113号):该通知对工程担保收费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担保费用应遵循“市场定价、合理收费”的原则,并设置了费率浮动区间。
5. 各地相关政策文件:近年来,部分省市也出台了地方性政策文件,对工程保函收费标准进行了细化和补充。
根据上述法律法规依据,目前工程保函收费标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市场定价原则:工程保函收费应由担保机构与被担保人协商确定,不得进行价格垄断或恶意竞争。
2. 合理收费原则:工程保函收费应与担保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风险承担相匹配,不得收取任何未经约定的费用。
具体而言,工程保函收费标准通常是按照保函金额的一定比例进行计算,该比例称为费率。目前,国家层面并未对工程保函费率做出强制性规定,但《关于进一步规范工程担保与保证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鼓励担保机构实行差异化费率,并根据项目风险、信用等级等因素合理确定费率水平。一般情况下,工程保函费率在0.5%-3%之间,具体费率会根据以下因素进行调整:
1. 保函金额:一般来说,保函金额越大,费率越低。
2. 保证期限:保证期限越长,费率越高。
3. 项目风险:项目风险越高,费率越高。
4. 被担保人信用等级:信用等级越高,费率越低。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规范工程保函收费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国家及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项:
1. 《关于进一步规范工程担保与保证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建市[2020]113号):该通知是近年来国家层面关于工程担保收费标准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工程担保收费应遵循“市场定价、合理收费”的原则,并鼓励担保机构实行差异化费率,根据项目风险、信用等级等因素合理确定费率水平。
2. 《关于全面推行保函(保险)替代现金缴纳投标、履约、工程质量保证金的通知》(建办标[2016]106号):该通知鼓励采用保函(保险)替代现金缴纳保证金,并明确了保函(保险)费用的计取方式。
3. 各地相关政策文件:近年来,部分省市也出台了地方性政策文件,对工程保函收费标准进行了细化和补充。例如,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等地均出台了相关规定,明确了工程保函收费的具体标准和操作办法。
随着建筑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可以预见未来工程保函收费标准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 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随着工程担保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将在工程保函收费标准的确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差异化定价将成为主流:为了更好地反映项目风险和被担保人信用状况,差异化定价将成为工程保函收费的主流模式。
3. 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国家及相关部门将加强对工程担保收费行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规收费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工程保函收费标准的规定及未来趋势都体现了国家对建筑市场规范化发展的重视。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工程保函收费标准规定,对于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