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约保函用来拿预付款
履约保函和预付款保函是国际贸易和工程承包中常见的两种担保方式,它们为交易双方提供了重要的信用保障。然而,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将履约保函用于获取预付款的现象,即承包商利用银行对履约保函的误解,将原本用于保证合同履行的担保工具,转化为获取预付款的融资手段。这种做法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一、履约保函和预付款保函的区别
履约保函和预付款保函虽然都是担保形式,但其目的、适用范围和风险程度都有很大区别:
1. 目的不同:
履约保函是为了保证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如果承包商违约,业主可以向银行索赔。而预付款保函是为了保证承包商收到预付款后能够按期开工和履行合同,如果承包商没有按照约定使用预付款,业主可以向银行索赔。
2. 适用范围不同:
履约保函通常适用于整个合同期间,而预付款保函只在预付款使用期间有效,一般在承包商开始履约或达到一定比例的工程进度后自动解除。
3. 风险程度不同:
对于银行来说,开具履约保函的风险要高于预付款保函。因为履约保函涉及到整个合同的履行,如果承包商违约,银行需要承担的责任更大。而预付款保函只是保证预付款的合理使用,风险相对较小。
二、履约保函用来拿预付款的操作手法
一些承包商利用信息不对称,以及银行对履约保函和预付款保函认识不清,将两者混淆,以达到用履约保函套取预付款的目的。具体操作手法如下:
1.承包商与业主签订合同时,以需要资金周转为由,要求业主提供一定比例的预付款。同时,承包商承诺会提供相应的履约保函作为担保。
2. 业主出于对项目的支持或者迫于无奈同意了承包商的要求,并与承包商签订了预付款协议,约定了承包商使用预付款的方式和时间。
3. 承包商利用与银行的关系,以项目需要为由,向银行申请开具履约保函。此时,承包商并不会明确告知银行这笔保函的真实用途是为了获取预付款,而是模糊处理,使银行误以为是用于保证合同履行的正常履约保函。
4. 银行在审核不严的情况下,可能会开具以业主为受益人的履约保函。承包商将该保函提交给业主后,业主按约支付预付款。
三、履约保函用来拿预付款的风险
用履约保函来拿预付款,看似是承包商的“聪明”之举,实际上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对交易各方都可能造成损失:
1. 对于业主来说:
如果承包商套取预付款后,没有按照合同约定使用,或者卷款潜逃,业主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业主可以根据履约保函向银行索赔,但由于履约保函的赔付条件比较严格,业主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承包商违约,才能获得赔偿。这无疑增加了业主的维权成本和难度。
2. 对于银行来说:
如果承包商无法偿还预付款,银行将面临垫付风险。而且,由于履约保函和预付款保函的性质不同,银行在处理索赔时会更加谨慎,这可能会导致索赔时间延长,甚至引发法律纠纷。
3. 对于承包商来说:
如果承包商未能按时还款或项目出现问题,银行可能会冻结其账户,甚至追究其法律责任,这将会严重影响承包商的信誉和未来的发展。
四、如何防范履约保函被用于套取预付款
为了防范履约保函被用于套取预付款,保护自身利益,交易各方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业主:
* 严格审核承包商的资质和信誉,避免与资信状况差、经营状况不佳的承包商合作。 * 谨慎对待预付款申请,严格控制预付款比例,并明确预付款的使用范围和支付方式。 * 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担保形式,使用正规的预付款保函,避免使用履约保函来替代预付款保函。 * 加强对预付款的使用监管,要求承包商定期提供资金使用证明和工程进度报告,确保预付款专款专用。2. 银行:
* 加强对履约保函和预付款保函的区分和识别,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素养,避免被承包商误导。 * 严格审查承包商的申请资料,尤其要注意合同条款中关于预付款的约定,以及承包商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 在开具保函前,应与业主进行充分沟通,核实保函的真实用途,避免被承包商利用。3. 承包商:
* 要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遵守市场规则,杜绝利用各种手段套取资金的不良行为。 * 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资金,寻求合法的融资渠道,避免因资金问题影响项目进度和企业信誉。五、结语
总而言之,履约保函不能用来拿预付款。这种做法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而且还会增加金融风险。因此,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加强监管,共同维护健康的市场环境。